下载此文档

“书信活动”也是“明礼”教育的好方法.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书信活动”也是“明礼”教育好方法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是个人成长根基,是社会发展客观要求,是人类进步重要标志。根据中学生特点,开设各种各样礼仪教育活动,传承礼仪知识与文化是加强学生道德教育重要方法。书信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组成部分,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礼仪。书信作为情感交往方式,是延续了中国几千年来沟通方式,在情感传递、文化传统承袭上,传统书写信件是很难被取代。但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电话、手机短信、电子邮件与网络视频等现代通讯方式已广为流传,特别是青少年这个人群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络交流更加普及,以至于用笔、纸来叙事达意书信似乎面临消亡危险。基于此,笔者认为,适时地开展书信活动,也是明礼教育一种好方法。活动第一步:追本溯源说“书信”――了解书信含义,唤起书信憧憬书信活动中,首先让学生了解到中国古代“信”与“书”是不同,古时“信”是指传达文书使者而言,“书”才是现在通用“书信”意思。其实,古代书信,还有许多别称:像简、牍、柬、素、笺、函、札等。另外还有一些代称:像鸿雁、鲤鱼、鱼雁,等等。一般来说,书信是由笺文、封文两部分构成。笺文即写在信笺上文字,也就是寄信人对收信人问候、对话、祝颂等,笺文是书信内容主体,书信繁简、俗雅几乎都由笺文决定。封文即写在信封上文字,也就是收信人地址、姓名与寄信人地址、姓名等。在书信追本溯源过程中,笔者还带着同学们把不同时代书信外表进行剖析。了解信封款式、图案、大小;邮票图案、面值、造型;信纸纸质、颜色、设计等等,可以说,一封书信,代表着一个时代,代表着当时文化,代表着当时人们追求,也代表着当时社会发展。活动第二步:明礼教育知“书信”――传承书信文化,光大书信礼仪明礼,即通过各种形式,使礼仪规范要求内化为学生人格完善需要,内化为一种宽容、尊重、替他人着想心理印迹。书信是一种书面谈话交流,既然是谈话,就要先向谈话对象打招呼,打招呼要讲礼貌,接着要说几句对对方表示尊重或者亲近话,接下来才是正文,最后还要说几句结束谈话应酬语以示尊重。这些告诉我们书信本身属于“明礼”范畴,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一种礼仪。另外,书信大凡都是人们亲笔所写。亲笔写信,不仅可以传达自己思想感情,而且能给收信人以“见字如面”亲切感,人们在书信中都很重视自己字迹,认真、工整、用词准确、尽量把自己最好书写状态展现给对方。因而书信还代表着一种做人态度,我们能在书写书信同时,也在严肃思考人生,完善着自我。因此,书信活动过程不正也是“明礼”过程? 还有,书信文化也体现在它叙事达意传情功能上,它对民族文化与礼仪传承是永恒。例如:唐代杜甫《春望》中,“家书抵万金”一句写出了身处战乱,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一封家信胜过“万金”情况。“往事高低半枕梦,故人南北数行书”,“相思处,一纸红笺,无限泪痕”,“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一纸飞鸿,一字一泪,承载着古来多少绵绵真情啊!还有鲁迅书信、傅雷家书早已成为当代经典,那些都是智者真知灼见,长者谆谆叮嘱,令我们后人陶醉于中国文化与民族礼仪之中,他们传承着书信文化,光大了书信礼仪,让后人受益匪浅。活动第三步:激发兴趣写“书信”――书写“三种”书信,体验“三种”情感在完成活动第一步与活动第二步后,学生写书信兴趣就油然而生。笔者趁热打铁,完成三种“书信”。第一种:写给老师一封信。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此时他们在学习

“书信活动”也是“明礼”教育的好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0-05-2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