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金融业“十二五”发展纲要(征求意见稿)为加快发展我市金融产业,全面建设金融强市,充分发挥金融为我市加快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建设惠民之州的重大作用,根据《珠三角规划纲要》和《惠州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精神,明确我市金融业未来5年战略任务和发展方向,为惠州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特制定本发展纲要。第一部分金融业的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一、发展基础“十一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为动力,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十二五”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经济总量实现五年翻一番目标。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730亿元,比2005年翻一番,“十一五”%;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8650元,超过5000美元(按1:),“十一五”%;2010年全市税收总收入467亿元,,“十一五”%%。经济总量、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全省排到第6位。我市金融业也已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金融强市建设取得了显著的进步,金融开始有了良性互动,已成为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变化较快的领域之一。(一)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十一五”期间引进和新成立金融机构71家,尤其是引进了交通、浦发、招商、汇丰等10家银行,美国友邦、中国人寿、阳光人寿等34家保险公司、中信、银河等6家证券机构和长城伟业、珠江2家期货公司落户惠州,形成了银行、保险、证券、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机构等共同繁荣的金融服务体系,全市金融机构总数达101家,有效满足了市民和企业日趋多元的金融服务需求。(二)金融业规模快速扩大。截至2010年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090亿元,贷款余额1226亿元,分别是“十五”;%,比“十五”%提升了9个百分点。,保险深度(保费占GDP的比重)%,保险密度(人均保费收入)为1216元,证券机构累计交易额超过3900亿元。,。(三)金融业效益显著提升。全市金融机构经营效益显著提升,盈利情况实现了全线飘红。银行经营利润快速攀升,,%,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继续保持“双降”;;保险机构实现净利润7200万元;小额贷款公司实现净利润1238万元。(四)地方金融蓬勃发展。2010年,农信社规模实力进一步增强,存款余额277亿元,贷款余额162亿元;仲恺东盈村镇银行顺利开业,实现了我市村镇银行零的突破;全市有9家小额贷款公司、12家融资性担保机构取得了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接业务的营业资格,为缓解企业融资难发挥了积极作用,弥补了我市金融服务体系的空白。(五)发展利用资本市场取得新突破。“十一五”期间,我市建立了发展利用资本市场工作的领导机制,组成了由60多家拟上市企业组成的上市梯队,推动了亿纬锂能、雷士照明、中京电子分别在创业板、香港主板和深圳中小板公开发行上市融资21亿元,同时,博罗瀚原环保在天津股权交易所科技创新板成功挂牌,为我市企业发展利用资本市场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六)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出台了《关于加快金融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支持金融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搭建政银、银企交流合作平台,形成了政银企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了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2009年我市荣获“中国金融生态城市”荣誉称号。二、发展环境“十二五”时期,国际国内形势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惠州金融业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需要应对诸多困难和挑战。(一)从全球层面看:“十二五”时期,世界总体上处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战略调整的关键阶段。全球经济将面临一个中低速的增长环境,在增长方式上,以美国等为代表的过度消费模式和以中国等为代表的出口导向型模式将面临调整。国际贸易、新能源产业、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等方面在短期内都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二)从国家层面看:“十二五”时期,尽管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将对我国产生较大影响,但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我日益提高,对金融需求越来越旺盛,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日趋广泛,在面临日趋激烈国际竞争的同时也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十二五”时期,我国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积极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结构调整,需要金融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发展也将对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和产品产生很大需求。(三)从省市层面看:《珠三角规划纲
惠州金融业十二五发展纲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