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丙烯醛安全技术说明书.doc


文档分类:汽车/机械/制造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丙烯醛物化性质及事故处理性质: 无色液体。熔点- ℃,沸点 52— 53℃,相对密度 ( 20℃), 能与大多数有机溶剂,如甲苯、氯仿、甲醇、乙醚、丙酮、乙酸、乙酸乙酯等完全互溶。丙烯醛在水中的溶解度( 20℃)为 % (W), 水在丙烯醛中的溶解度( 20℃)为 % (W)。丙烯醛易聚合成二聚丙烯醛。毒性: 属高毒类。急性毒性: LD 50 46mg/kg( 大鼠经口); 562mg/kg( 兔经皮); LC 50 300mg/m 3, 1/2 小时( 大鼠吸入) 人吸入 3×5 分钟, 不能忍受;人吸入 153ppm × 10 分钟,最小致死浓度;人经口 5mg/kg 最小致死剂量。刺激性: 家兔经眼: 1mg ,重度刺激。家兔经皮: 5mg ,重度刺激。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大鼠持续接触本品浓度低至 3, 40 小时后,其肝脏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致突变性: 微生物致突变性:鼠伤寒沙门氏菌 20nL/ 皿。微粒体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 50μ l/ 皿。生殖毒性: 大鼠静脉最低中毒剂量(TDL 0): 6mg/kg( 孕后用药 9天) ,胚泡植入后死亡率升高。致癌性: IARC 致癌性评论:动物为不肯定性反应。危险特性: 丙烯醛属一级易燃液体,爆炸极限下限为 % ,上限为 31% , 有特别辛辣的刺激性气味。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受热分解释出高毒蒸气。在空气中久置后能生成具有爆炸性的过氧化物。与酸类、碱类、氨、胺类、二氧化硫、硫脲、金属盐类、氧化剂等猛烈反应。在火场高温下能发生聚合放热, 使容器破裂。燃烧( 分解) 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侵入途径: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 本品有强烈刺激性。吸入蒸气损害呼吸道, 出现咽喉炎、胸部压迫感、支气管炎; 大量吸入可致肺炎、肺水肿, 尚可出现休克、肾炎及心力衰竭。可致死。液体及蒸气损害眼睛;皮肤接触可致灼伤。口服引起口腔及胃刺激或灼伤。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 150 米,大泄漏时隔离 300 米,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面料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 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 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 在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 15 分钟。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 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2.丙烯醛安全技术说明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anfand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