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审计概述审计的概念与分类独立审计的起源与发展独立审计的职业规范与法律责任独立审计的目标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计划、:审计是由独立的专门机构或人员接受委托或根据授权,对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及其他经济组织的会计报表和其他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并发表意见。本质: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和鉴证活动。.3审计的主要分类按主体不同: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独立审计按目的、内容不同:会计报表审计、合规性审计、经营审计其他分类:如:就地审计/报送审计;全面审计/局部审计;…….4独立审计的概念《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的定义: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及其相关资料进行独立审查并发表意见。.5审计对象——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包括: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本质)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及其相关资料(现象).6独立审计的发展历程起源——意大利形成——英国发展————意大利16世纪,威尼斯合伙企业制度的兴起;合伙人都是出资者,但有的合伙人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合伙人希望独立第三者对合伙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具有良好会计知识,专门从事查账和公证工作的专业人员出现和增加;1581年创立威尼斯会计协会…….8独立审计的形成——英国18世纪下半叶,股份公司兴起,所有权与经营权进一步分离;绝大多数股东脱离经营管理;股东产生了由独立会计师对公司会计报表进行审计,以保证会计报表真实可靠的需求;独立审计的“催产剂”,1721年,“南海公司事件”1845年,英国《公司法》规定,股份公司的账目必须经董事以外的人员审计;1862年,《公司法》确定注册会计师为法定的破产清算人;特点:确定了独立审计的法定地位;审计目的是查错防弊;审计方法是对会计账目进行详细审计;审计报告使用人为企业股东。.9独立审计的发展——美国20世纪初,全球经济发展重心由欧洲转向美国;金融资本广泛渗透到产业资本,产生了美国式注册会计师审计;审计对象是资产负债表;审计方法初步转向抽样审计;审计报告使用者除企业股东外,扩大到了债权人;1929-1933年经济危机;1933年美国《证券法》规定,上司公司会计报表必须接受注册会计师审计,并向公众公布审计报告特点:审计对象包括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等所有会计报表;审计目的是对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审计方法包括内部控制测试和广泛的抽样审计;审计报告使用人扩大到股东、债权人、证券交易机构、税务、金融机构、潜在投资者;审计准则开始拟订;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制度广泛推行。.10
财务部内部培训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