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生平孟子(约前372年——约前289年)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中期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被尊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荀子·非十二子》将子思与孟子相联系,《史记·孟荀列传》载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故世称“思孟学派”。.2020/5/271《孟子》概况《孟子》记载孟子及弟子时人的言论,是继《论语》之后儒家最重要的经典。《史记·孟荀列传》中说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七篇各分上下,篇内分若干章,篇章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篇名取首章首句关键词,章名取首句。仍然是语录体,但章幅一般比《论语》的长得多。.2020/5/272《孟子》概况《孟子》通行注本有《十三经注疏》之《孟子注疏》,采用东汉赵岐注,宋代孙奭疏。南宋朱熹《四书集注》之《孟子集注》,清代焦循据赵岐注作《孟子正义》。今人杨伯峻有《孟子译注》,后附《孟子字典》。.2020/5/273《孟子》成语、俗语同《论语》一样,《孟子》语言的生命力更强,其中大量的语言转化成今天的格言、成语和俗语。(1)五十步笑百步:“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梁惠王》)(2)明察秋毫:“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梁惠王》)(3)缘木求鱼:“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梁惠王》)(4)寡不敌众:“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梁惠王》)(5)怨天尤人:“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公孙丑》).::性善说《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2020/5/277“性善性恶说”的意义孔子讲“性相近,习相远”,孟子发展为“性善说”,荀子发展为“性恶说”,其存在都具有合理性,不必绳以“唯物”和“唯心”的尺度。看到天性的善良,给人以希望,教人自觉地维护和扩大善性;看到天性的自私,给人以警示,教人理智地控制和改造恶性。人非圣贤,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善性和恶性,当你深刻反省的时候,眼前便展现出真正人性的曙光。.2020/5/278政治思想:王道仁政“王道仁政”思想以“性善说”为哲学基础,是对孔子“仁爱”的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爱”主要讲修身齐家,孟子的“仁政”主要讲治国。提倡王道,则反对霸道;提倡仁政,则反对暴政。揭露和批判各国诸侯的贪婪残暴,关注人民的生存状态,包含浓厚的民本思想。.2020/5/279政治思想:
《孟子论养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