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理识字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从殷商甲骨文至今, 汉字已经有了三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它书写了中华民族漫长曲折的历史, 承载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 以顽强鲜活的生命力在求变求新中始终保持着 S 己的表意文字特点, 表意文字的字理研究一直也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领域。当前, 识字教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比如说师者的教育理念对于识字教学有高度的研究、教育者本身的素质条件、教学硬件、软件等条件限制, 都是影响识字的主要因素。目前, 小学语文教师不知道汉字中蕴藏的规律和文化、不懂得教育学、心理学的现象非常普遍, 不当的教育导向对识字教学也有很大的影响。汉字落后论和文革的冲击, 对汉字的伤害是毁灭性的,导致很多识字教学方法, 带有功利性和片面性。这些都严重制约了识字教学的发展。识字教学的现状必须改革。在肯定原有教学成果的基础上, 在提高识字效率上, 我们还应该从改变以往的教育理念, 更新现有的教学方法, 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 深入研究识字方法,加强学校的基本设施建设, 积极进行师资培训, 在教学方面下功夫, 以达到提高识字效率的目的, 保证取得最好的识字效率。本论文主要探索、研究小学低年级字理识字教学的现状及改进策略。论文立足于汉字自身的特点和小学低年级学生个体不同的知识储备, 从字理识字的基本理论分析入手, 探索字理识字教学的基本方法策略。关键词: 字理; 字理识字; 识字教学; 字理识字策略目录引言(一) 字理识字教学的提出(二) 研究意义(三) 研究方法 3. 案例分析法一、小学字理识字教学的基本理论(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字理识字 3. 字理识字教学法(二) 字理识字的理论基础 石出 5 2. 心理学理论 3. 汉字学理论 4. 教育学理论(二) 字理识字的原则 1. 规律性原则 7 2. 浅显性原则 8 3. 意趣性原则 8 4. 功能性原则 85 包涵性原则 9(四) 字理识字的意义 1.“字理识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2.“字理识字”有益于帮助儿童提高记忆能力 3.“字理识字" 有助于学生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4.“字理识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识字效果 5." 字理识字”的教学思路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旨趣 6.“字理识字”的内涵可以陶冶儿章的情操 7.“字理识字”能够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的熏陶二、小学低年级字理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 忽视学生已有知识储备, 教学预设不全面(二) 把掘工具性丨 3 人文性的尺度(三)肓H 地大量识 ki 生字, 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得不到$视三、小学低年级字理识字教学运用的有效策略及方法(一) 小学低年级字理识字教学运用的有效策略 1. 按图索骥, 文图对照, 认识象形字 2. 分解组合, 展丌想象, 理解会意字 3. 对比辨析, 触类旁通, 掌握形声字(二) 小学低年级字理识字教学运用的有效方法 1? 据理识字 21 2. 看图联想法 3. 部件知义法 4. 拆分会意法 5. 音形结合法 6. 趣味猜谜法 7. 游戏明理法^ 字理识字教学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就得以运用,如: 清代文学家王箱(1784 —— 1854) 所著《教童子法》一书, 就提到利用汉字构形规律进行识字教学的主张。他说:“蒙养之时, 识字为先, 不必遽读书, 先取形象、指事之纯体教之。识`円'、`月'字, 即以天上卜丨、月告知;识` 上、'下?字, 即以在上在下之物告知, 乃为切实。纯体既识, 乃以合体字。又须先品讲者, 而后及难讲者。”他所编写的《文字蒙求》就是一部有关汉字组构规律的著作, 正是以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所呈现给读者的识字启蒙教材。他用自己的实践教学经验, 使人掌握汉字的音、形、义三者之间的本质联系, 小孩子用一个月的时间就掌握了很多有用的汉字, 看来这种识字具有一定的效率。在古代字理识字只是没有形成系统, 并没有在教学中运用自如。而今天的字理识字教学已经得到了补充和发展, 解析汉字的规律, 学汉字就不是难事了。(二) 研究意义低年级的学习重点是识字, 只有认识和掌握了大量的汉字才能对其他文本进行阅读和分析。所以, 识字教学至关重要。可是中国的汉字数量数不胜数, 而且每个汉字都有着自己独有的含义, 有的偏旁不同, 有的一字多义, 有的一字多音。总之, 学习起來有一定的困难。同时, 低年级的学习对象都是六、七岁的孩子, 他们对汉字的学都存在很大的障碍, 要想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优化教学, 就必须有提高识字效率, 具有孩子喜欢的教学方法, 孩子对汉字学习感兴趣, 那么识字教学就是有效教学。因此, 有效的识字教学一直是教育者不断探索、研究的目标, 他们希望能找到一种高效的、便捷的识字方法。在长期的识字教学中, 古人通过他们的
(精)字理识字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