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独立审计准则问题之我见.doc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独立审计准则问题之我见.doc独立审计准则问题之我见一、独立审计准则的概念独立审计准则也称独立审计标准,是注册会计师在执行独立审计业务过程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是衡量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性标准。独立审计准则是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 独立审计准则体系由以下三个层次组成(1) 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独立审计基本准则是独立审计准则的总纲,是对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的基本要求和执业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制定独立审计具体准则,实务公告和执业规范指南的基本依据。(2)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与独立审计实务公告是依据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制定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是对注册会计师执行一般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的具体规范。独立审计实务公告是对注册会计师执行特殊行业,特殊目的,特殊性质的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的具体规范。(3) 执业规范指南。执业规范指南是依据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具体准则与实务公告制定的,为注册会计师执行独立审计具体准则,实务公告提供可操作的指导意见。可以根据承办委托业务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具体应用。三、 独立审计准则的发展历程我国审计准则发展历程:1996年1月1口第7号审计具体准则《审计报告》开始施行,2003年4月财政部修订了《审计报告》准则,修订后的《审计报告》准则和指南《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指南第5号一审计报告(试行)》在2003年7月1日开始施行;2006年2月15日颁布新的《审计报告》准则,从2007年1月1日开始施行。自从1996年第一批独立审计准则颁布以来,国内的很多学者对独立审计理论的产生及发展的理论就展开了研究:(1)刘明辉教授(11997)从历史的角度对独立审计准则的产生、发展过程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运用供给-需求理论解释了审计准则的产生和变迁;并对审计准则的性质与特征、审计准则与审计理论结构中其他审计概念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2)陈建明(]1999)用受托经济责任理论阐述了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并基于此分析了我国市场经济对规范化的审计的需求,以及审计规范化应实现的R标,以及审计准则的产生、目标与审计基本理论的关系提出了独立审计规范体系的构建思路。(3)林钟高、尤雪英、徐正刚(2002)引入了制度经济学中的变迁原理,分析了审计准则的制定与变迁。从产权经济学、契约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等角度分析审计准则的性质,并用交易费用解释审计准则的制定,制度经济学变迁原理研究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变迁。交易费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否建立审计准则取决于交易费用是否大于零,制定什么样的审计准则以及如何制定审计准则取决于交易费用的高低.(4)张龙平、王泽霞(2003)就美国舞弊审计准则的变迁进行了分析,指出美国审计准则说明书从1号演变为99号,职业界从最初采取强硬立场推卸财务报表中对舞弊的审计责任,到以积极的态度承担应付的适当审计责任其原因是报表经审计后重大舞弊案件仍然频繁发生,政府和公众强烈不满导致的。四、独立审计准则存在的问题(1)操作性问题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独立审计准则体系,独立审计准则可操作性差的现象有了初步完善的过程。从国内外审计技术来看,独立审计准则中某些内容只能原则性规定,注册会计师执业时更多地需要进行职业判断。有些注册会计师认为,如果能对审计风险、重要性水平等进行量化,独立审计准则的操作性会大大增强,可以省去许多职业判断的麻烦,同时在出现法律诉讼时也有个衡量标准。实

独立审计准则问题之我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ssmppp
  • 文件大小51 KB
  • 时间2020-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