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平煤集团公司工会主席谈感恩征文感恩教育治心扶志平煤建工集团六处孙文胜人生的杠杆是精神,精神的支点是感恩,只有有了感恩的思想,人才能焕发出无穷的力量。近年来,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 感恩教育也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把“感恩教育”纳入企业文化建设领域,作为职工爱岗敬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广大职工真正把感恩作为一种基本的工作生活态度,发自内心的回报企业。现就感恩教育谈一点肤浅的认识: 一、开展感恩教育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构建和谐企业的需要感恩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感恩的动人故事,成为民族文化的精髓。民族英雄袁崇焕去世后,佘家义士“冒死葬忠魂”,子子孙孙,生生死死,守墓遗训, 口口相传, 17 代人为他守墓 370 多年。其所感之恩是大恩,大到国家、民族的大义之上。就是在今天,在我们身边也不乏感恩的事例。 2006 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的黄舸, 他的故事就是一个感恩的故事。黄舸, 生于 1988 年,7 岁时被确诊为先天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据医学专家介绍,这种病只能活到 18岁。一个生命就要走到尽头而只有 16 岁的男孩, 为了对他进行过帮助的人说声谢谢, 而不顾自己的身体已经进入倒计时和父亲踏上了“感 2 恩之旅”。父子俩从 2003 年开始走遍全国寻访素未谋面的恩人。因为没有钱, 父亲用一辆三轮摩托车载着儿子黄舸走过了 82 个城市, 行程 13000 多公里,向 30 多位当年给他们汇款的恩人当面道了谢。黄舸说:“坐着父亲开的三轮车, 到好心人的家门口亲自说声谢谢,送上一束鲜花表达我深深的谢意,是我最大的心愿。”这个心愿一直支持着他走到今天。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外来受多元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与美德被淡忘和受到一定冲击,“感恩”一词现在在有些人看起过时了, 出现了种种有悖常理的不齿之事。感恩是美德,而“忘恩负义”却违背道德的可耻行为,是对人最重的一种谴责。社会感恩意识的缺失,虽然局限于少数人和个别现象,但其影响不容低估,其危害会导致人的自私、人情的冷漠、社会道德的滑坡。不知感恩最直接的结果, 也使一个人融入社会的过程变得缓慢而曲折,学会感恩就等于架起了做人的支点。二、开展感恩教育是企业培育团队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的需要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世界,一个将直接影响其国际竞争力,决定民族的兴衰存亡。作为一个企业没有团队精神,一切将无从谈起。俗话说的好:以一当十并不难,难的是以十当一。“以一当十”,只要最大程度地发挥一个人的潜力就行了, “以十当一”,则需要最大程度地发挥十个人的潜力,且要使这些潜力朝着一个方向使劲。这就要求团队的人 3 在一起工作, 既要讲原则, 更要重情义。要在职工中积极倡树“企业是我家、真诚回报她”理念, 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爱企如家、真诚奉献。开展感恩教育活动,通过人与人、人与企业、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感恩,可以营造出一种融洽、和谐的人际、企际关系,从而使团队的成员能够在一起愉快地工作、生活,进一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三、开展感恩教育是深化学习型企业文化建设、打造专业化队伍的需要“感恩、善念、包容、快乐”是学习型企业文化和学习型组织倡导的基本理念,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是学习型企业文化建设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的必由之路, 是精心打造文化企业的根本需要。我们的思想
感恩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