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文化论文.doc中国文匕旅港*浅谈福州民俗文化【摘要】福州,福建省省会,江南名城,传统上是福州“十邑”(包括闽侯县、福清市、长乐市、连江县、闽清县、古田县、永泰县、平潭县、屏南县、罗源县)的统称,是中国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度较高的地区之一。众所周知,福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几千年来,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在这块土地上耕耘着,当然也留下了无数的物质财产和精神文明。随伴着岁月的流逝,福州人也渐渐地沉淀了丰富而别具一格的民俗文化。关键词:福州历史悠久精神文明别具一格民俗文化福州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初具经济繁荣、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城市风貌,被评为中国持续发展最快的省会城市之一。福州因市区城内有屏山、福州乌山、于山三山鼎立,别称“三山”;北宋治平三年太守张伯玉,亲自在衙门前种植榕树2棵,并号召百姓普遍种植后满城绿荫蔽口,暑不张盖,故又有榕城之美称。现辖五区、六县、两个县级市和一个经济区,即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马尾区、晋安区5个区,闽侯县、连江县、罗源县、闽清县、永泰县、平潭县6个县,福清、长乐2个市以及琅岐经济区。接下来,着重介绍四个对于福州人十分重要的民俗。一、福州传统婚嫁习俗福州传统婚礼的服饰很特别,新郎戴小帽、穿长衫褂(清朝装),新娘确是凤冠霞帔(明朝装)。新郎要取到心仪的新娘,需要经过的步骤可没有那么简单哦。1、 提亲。男家拖媒人向女家提亲,若女家父母同意,便取得姑娘的生辰八字,俗称起帖。请算命先生合婚,若男女二人的生辰八字合符结亲缘分,则男女两家通过“媒人”来议亲。2、 议聘。双方议定聘礼,择日定聘,俗称“下大帖”。女方要求男方重聘厚礼,以示女方门户高贵,淑女美丽端庄。议定的聘金尾数必须以“三”结尾,如数字133333,“生”与“三”谐音,象征着婚后多生儿女。3、 送定。俗称定亲,订婚。男方将聘金财务的一半,俗称“上半礼”送往女家,并给女方长辈送见而礼。男方下聘的时候要备齐10样东西,2只公鸡,10近面,10斤肉,10斤糖,三条烟,蜡烛,鞭炮,花,礼金,金器。(意味着“十全十美”)4、 送日头。男家择定迎娶日期,写好红帖,由媒人送往女家以确定婚期,并送下半礼。有的因父母之丧,则提前在百口内完婚,称为“借孝婚娶气5、 迎亲。福州女儿出嫁,要在上午12点之前接到男家。接亲时,伴娘为新娘撑红伞出门,不能让太阳照到女方脸上。(意为挡灾,辟邪)新郎到新娘家是,新娘-定要吃碗太平面,新娘到新郎家后,也要吃一碗太平面,两个太平蛋(鸭蛋)要吃一颗留一颗。意为一起平安。6、 婚礼。拜堂。男家中厅正厅设香案,听“拌房妈”号令“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百高汤,夫妻对拜”。见厅。新人拜见至亲长辈,讨红包。7、 喝交杯酒。8、 闹洞房。要求新人表演节目,如“水中捞月”,以增添喜气。9、回门会亲和试鼎。新婚翌日回娘家,旧称回鸾,又叫请回门。“试鼎”即对新娘的烹调技艺来个“考试二一般要试煮豆腐,佐以牡蛎,蒜。豆腐谐音“都有”,牡蛎俗称“牡仔”,谐音“弟仔”(小男孩),蒜俗称“蒜仔”,谐音“孙仔”(孙子)。福州的传统婚礼大概就是这样了,现在有很多新人都选择用传统的方式来完成他们的结婚盛典,大大增加了婚礼的喜庆氛围,也重温历史,十分喜庆。二、 节日习俗1、 拗九节农历正月廿九,是福州特有的民间特有的传统节口“拗九节”,又称“后九节”,“孝顺节”,和“
中国旅游文化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