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先賢萬育吾(民英)著三命通會曾說:“今之談陰陽者,雖空極天地之變,空索人物之微,彰往察來,因著知微,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亦岂能外干支五行而別行貨以盡天地人物之大哉?故不信陰陽家說,是知有理(原理)而不知有數(方法)也。理數合一,天人一理,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焉耳!“。老子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邵康節說:“太極無為之本也,兩儀天地之祖也。”周敦頤說:“太極是天地未分之象”,又說“無極而太極”。朱熹說:“宇宙為一太極,萬物各有一太極,人心亦有一太極。”天干的合化與沖克一、天干的沖克1、天干沖克的區別---天地間的方位是相對的,如不得其平衡,都會發生相沖,性質相反的,如不得其中和,都會克的。如東西、南北,因為方位相對,可能發生相沖,金火剛柔因為性質相反,可能生髮相克。就天干五行方點陣圖來看,東方甲木與西方庚金是相對沖的,東方乙木與西方辛金是相對的,北方壬水與南方丙火是相對沖的,北方癸水與南方丁火是相對沖的。南方丙火與西方庚金及南方丁火與西方辛金,雖然金火相克,同時甲庚同屬陽,乙辛均屬陰,壬丙均屬陽,陰陽不相配合,也是發生沖克的原因。至於戊己則因位居中央,所以沒有相沖克。關於天干沖克的區別 ,綜述其要如次:(一) 甲庚、乙辛、壬丙、癸丁相沖。(二) 丙庚、丁辛相克不相沖。(三) 戊己居中無沖。第二课:二、天干的合化1、天干相合的情形---要明瞭天干相合的情形,必先瞭解天干與十個數的關係。相傳伏羲時代,龍馬背著圖文從河中出來,這個圖文瑟六相合在下面,二與七在上面,三與八相合在左邊,四與九相合在右邊,五與五相合在中央。一、三、五、七、九為陽,二、四、六、八、十為陰。如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與一至十數位,按照順序相比照則甲為一,乙為二,丙為三,丁為四,戊為五,乙為六,庚為七,辛為八,壬為九,癸為十;更進而參照河圖二數相合,則一、六之合為甲、己之合;二、七之合為乙、庚之合;三、八之合為丙、辛之合;四、九之合為丁、壬之合;五、十之合為戊、癸之合。前述各合均為陽克陰,陰陽相克相成,好像夫婦配合一樣。2、天干合化的情形---天干相克相沖因陰陽不能配合,其衝突僅是物理作用,天干相合因陰陽配合得體,會起化學作用的,故甲己、乙庚、丙辛、丁壬、戊癸相合,都能變化原來的氣質,而形成另一種新氣質。到底兩幹相合以後,其變化的結果,形成哪一種新氣質?這個答案,向來的命理學者,均說是:甲己合而化土、乙庚合而化金,丙辛合而化水,丁壬合化而化木,戊癸合而化火。甲己兩幹原為陽木陰土,甲即變為陽土戊,己仍為陰土己;乙庚兩幹原為陰木陽金,合化以後,乙即變為陰金辛,庚仍為陽金庚;丙辛兩幹原為陽火陰金,合化以後,丙即變為陽水壬,辛即變為陰水癸;丁壬兩幹原為陰火陽水,合化以後,丁即變為陰木乙,壬即變為陽木甲;戊癸兩幹原為陽土陰水,合化以後,戊即變為陽火,癸即變為陰火丁。至於合化的理由,向來命家都主逢龍則化,辰的生肖為龍,且為農曆三月,流年太歲幹支配合流月干支,凡是為龍,凡是甲年或己年,三月均為戊辰月,戊為土,所以甲己合而化土;乙年或庚年,三月均為庚辰月,庚為金,所以乙庚合而化金;丙年或辛年,三月均為壬辰,壬為水,所以丙辛合而化水;丁年或壬年,三月均為甲辰,為、甲為木,所以丁壬合而化木;戊年和癸年,三月均為丙辰,丙為火,所以戊癸合而化火。滴天髓先賢任鐵橋注:“十幹合則化,化必得五土而後成,五土者辰也”(由於至辰為第五位屬土),辰居春(農曆三月),春在三陽,生物之體,氣辟而動,動而變,變則化矣。且十幹之合,至五辰之位,則化氣之元神髮露。故甲己起甲子,至五位逢戊辰而化土;乙庚起丙子,至五位庚辰而化金;丙辛起戊子,至五位逢壬辰而化水;丁壬起庚子,至五位逢甲辰而化木;戊癸起壬子,至五位逢丙辰而化火。此相合相化之真源,近世得傳者少,只知道逢龍而化,不知道逢五而化。”天干合化乃夫婦有情之象,依陰陽和合之理,即一陽見一陰之合。乃陰陽之道也。天地之數各五數。五數相對而成合。然一陰見一陽得其中和。而不偏者為吉。一陽見二陰或二陽見一陰,謂之陰陽偏枯。即生相爭相妒成亂道。四柱八字基礎篇十天干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甲丙戊庚壬為陽,乙丁己辛癸為陰。十二地支子水、丑土、寅木、卯木、辰土、巳火、午火、未土、申金、酉金、戌土、亥水。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丑卯巳未酉亥為陰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傳是由黃帝制定的,利用它來推算年、月、日、時;先取用天干第一個字,配上地支第一個字稱為甲子。然後依照順序排列,陽幹配陽支,陰乾配陰支,一直排到癸亥剛好經過六十組全部配完,所以六十年也稱做一甲子。其六十甲子順序如下(1)甲子(2)乙丑(3)丙寅(4)丁卯(5)戊辰(6)己巳(7)庚午(8)辛未(9)壬申(10
秘传八字泄天机-八字讲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