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永远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永远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李庆国近日,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认真学习了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他的感人事迹让我感慨良多,使我深受鼓舞和教育。杨善洲同志1988年退休后,毅然放弃省城安享晚年的舒适条件,扎根施甸大亮山艰苦创业,带领家人和群众扎根荒山、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积8万亩的林场,最后又将林场无偿移交国家。杨善洲同志正是怀着一颗对党的无比忠诚之心、一片对家乡和人民群众的无比热爱之情,把毕生精力倾注山区的治理和发展,把满腔心血献给了山区人民,用活生生的言行生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为政、干事、做人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我们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清廉为政的公仆本色。杨善洲同志用毕生精力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忠贞不渝地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一辈子不为权力所累、不为地位所累、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私情所累,始终保持着清正廉洁的公仆本色。他30岁担任县级领导,39岁担任地委副书记,50岁担任地委书记,在地方党委部门工作的40多年间,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保持平民干部本色,戴草帽,穿草鞋,当地群众亲切地称呼他为“草帽书记”;60岁退休又毅然奔赴深山植树造林二十余年,而到收获劳动成果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把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无偿移交给当地政府,谱写了一曲年逾八旬的老共产党员矢志不渝的无私奉献之歌。这正是杨善洲人格魅力的高大和高尚所在,他永葆本色、锲而不舍的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学习的楷模。我们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勤勉干事的优良作风。他之所以令人敬佩,就在于他始终坚持以正确的事业观干事。努力干事业,谋求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尽快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是他人生的执著追求。他一辈子辛劳,忙的是公家的事、老百姓的事,一辈子真情为民,一辈子干事创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劲头和锐意进取的激情,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带领群众闯出了一片事业的新天地。他在困难面前敢于开拓,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敢担责任。他退休后投身绿化荒山,扎根荒山,开发荒山,不知克服了多少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最终创造出了无愧于党、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的业绩,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内涵。我们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淳厚做人的高尚情操。在保山,流传着许多关于杨善洲的民谣,其中一首说的是杨善洲卖房的故事:“施甸有个杨老汉,清正廉洁心不贪。盖了新房住不起,还说破窝能避寒”。原来是说,在1988年,杨善洲家人借了5万元钱,在施甸县城附近盖了房子。房子盖好后,杨善洲东拼西凑,只拿得出9600元钱还债,为了不拖累儿女们,他又把房子给卖了。他时常对家里人说:过日子,吃处有个锅,睡处有个“窝”就行。他“为官”多年,没有为家人安置工作和捞上一册“农转非”本本,连组织上给予的正常政策照顾也被他婉言拒绝了。他没有给家里盖上一间像样的房子,却把个人大量的积蓄投入到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上。他把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移交给施甸县人民政府,县里要奖励他10万元,他坚决不要。市委、市政府奖励他20万元,他又把其中的大部分捐献给教育等社会公益事业。几十年里,杨善洲不知为多少群众“散过钱财”,帮助多少百姓解过忧困,自己一家却始终过着清苦的生活。他一辈子固守着下乡和出差

永远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