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阿q正传》导学案.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阿Q正传》导学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关于鲁迅:1、鲁迅(1881~1936)原名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文集有:___________散文诗集:_________,杂文集有:《坟》《且介亭杂文》《而已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鲁迅的写照:“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________”《无题》“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无题》(贯于长夜过春时)“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心事浩淼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2、《呐喊》:《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出版于1923年8月,收集了《狂人日记》等共15篇小说。《呐喊》反映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前后的中国社会,特别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下的农村和村镇的面貌;塑造了没落知识分子(《孔乙己》)、城市贫民(《药》)、人力车夫(《一件小事》)、被压迫农民(《故乡》、《风波》)等形象。取名《呐喊》是要以呐喊声“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破毁“铁屋子”并“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鲁迅提出革命必须唤醒民众和自觉地“听将令”,体现了鲁迅的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和热切的爱国之心。今天所讲的《阿Q正传》,也饱含了鲁迅的这种思想感情。分析课文时请注意,这种感情是如何渗透其中的。鲁迅与阿Q1921年12月鲁迅写成著名小说《阿Q正传》。作品通过雇农阿Q这个典型,鞭挞封建制度对农民的残酷压迫和精神奴役,深刻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这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现代文学史上一座丰碑。阿Q名片:姓名:____________家乡:_________外形特征:_________生平最得意的事:______________生平最值得炫耀的事:__________________生前最后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口头禅:_________________四、写作背景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为背景,描写未庄流浪雇农阿Q,虽然干起活来“真能做”,但却一无所有甚至连姓名都被人遗忘了。悲惨的地位使他倍受凌辱,而他却自轻自贱,自欺自慰,用精神上的胜利来掩盖实际上的失败和被奴役的地位。后因向赵太爷的女仆“求爱”,被赵秀才打出门外。为讨"生计",被迫进城入伙偷盗。辛亥革命波及未庄时,他从县城返回,虽一向反对"造反",但见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对此惊恐万状,于是也不免对革命"神往"起来,正当声称"造反",并沉浸于幼稚而糊涂的幻想之中时,摇身一变为"革命党'的假洋鬼子扬起"哭丧棒",不许他革命,赵家遭抢后,无辜的阿Q又突然被"革命党"抓进县大牢处决了。五、阿Q内容梗概第一章序——介绍阿Q的身份、地位。  第二章优胜记略——追述往事,刻画阿Q的性格特征:精神胜利法。  第三章 续优胜记略——继续写阿Q的精神胜利法。  第四章恋爱的悲剧——写阿Q拙劣的求爱经过和遭到的可悲结果,继续表现阿Q的地位和处境。  第五章 生计问题——写阿Q走投无路,揭示麻木的国民吃人的本相,再写阿Q的畏强凌弱。  第六章从中兴到末路——写阿Q由走投无路到短暂的中兴,再被赵太爷逼到走投无路的地步。  第七章革命——写辛亥革命到来时各阶层对革命的态度,突出阿Q的革命要求。  第八章不准革命——写辛亥革命引起的未庄的变化,进一

《阿q正传》导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iang1982071
  • 文件大小34 KB
  • 时间20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