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传统节日对比中西传统节日对比 ,是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和社会活动的集中体现,是国家、民族、各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的综合和延伸。传统节日积淀了各个国家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从辞源学上看, “节”最初在汉字中是指植物叶与枝交接的部位,引申为季节、节气、随后又引申出节日的意义。而在英语中, “节日”( holiday/holyday )本身就是“神的日子”, 或者“献身宗教的日子”。中西方节日起源的不同反映了二者背后不同的文化。一种是______ 文化,一种是_______ 文化。农业宗教 4月5日前后端午节五月初五七夕节七月初七中元节七月十五中秋节八月十五重阳节九月初九寒衣节十月初一下元节十月十五冬至节 12 月 22 日前后腊八节腊月初八祭灶节腊月廿三或廿四除夕腊月廿九或三十 New Year ( 新年)1月1号 Easter ( 复活节)春分日( 3月 21 日)之后月满的第一个星期天 April Fool's Day( 愚人节)4月1日 Valentine's Day 情人节 2月 14 日 Mother's Day (母亲节) 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 Father's Day (父亲节) 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Halloween (万圣节前夜) 10 月 31 日 All Saints' Day 万圣节 11 月1日 Thanksgiving Day (感恩节) 11 月的第四个星期四 Christmas eve( 圣诞前夜) 12 月 24 日 Christmas Day 圣诞节 12 月 25 日5 中西方主要的传统节日中国七大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节、七夕、中秋节、重阳节西方七大传统个节日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愚人节、母亲节、情人节、万圣节春节( Spring Festival) ? 1949 年9月 27 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推糜黍;二十六,去吊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守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春节( Spring Festival) ,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春节( Spring Festival) ,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 “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春节( Spring Festival) ,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 “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 “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 “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 “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春节( Spring Festival)
中西传统节日对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