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市容环境卫生专业规划(草案)目录第一章 总则…………………………………………………………………………………2第二章城市容貌规划…………………………………………………………………4第三章环境卫生公共设施规划…………………………………6第四章环境卫生工程设施规划…………………………………9第五章环境卫生作业任务规划…………………………………………………12第六章环境卫生机构及工作场所规划………………………………………14第七章专业队伍建设与职工福利建设………………………………………15第八章近期建设规划…………………………………………………………………15第九章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15第十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及建议………………………………………………16第十一章附则……………………………………………………………………………16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了加强内江市中心城区环境卫生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提高环境卫生设施的整体水平,通过创新体制、优化结构、统筹资源,系统解决中心城区环境卫生设施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为市民提供整洁的市容环境,促进内江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使环境卫生设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特制定本规划。第二条规划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令第74号,2015年修正版)和《关于把城市环境卫生设施的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的规定制定本规划。本文本所涉及的指标及定量数据依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内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12)、《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等规范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本次规划的专业性质、特点,考虑今后的发展要求而制定。未作规定的相关指标,应符合国家、四川省、内江市有关法规、规范的规定。第三条规划范围本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范围相一致,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2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为120万。第四条规划年限本规划以2016年为基准年,规划期为2016-2030年,其中近期:2016年-2020年;远期:2021年-2030年。第五条指导思想遵循环境保护基本国策,贯彻循环经济理论,坚持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提高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能力并重的方针,围绕建设“建设幸福美丽内江”的发展目标,构架与成渝城市群地区性中心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产业基地,以书画文化和山水园林为特色的滨水宜居城市性质相匹配的城市垃圾处理系统的基本框架,促进环卫事业的健康发展。第六条规划原则 A)科学发展原则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生活垃圾处置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指导思想,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促进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发展,走出一条符合内江市的环卫体系可持续发展道路。 B)全过程管理原则对于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国际上已普遍认同必须以全过程管理为基本思路。全过程管理考虑到产品的生命周期,即从产品的生产开始,到产品的流通、消费,一直到垃圾处置的整个过程。生活垃圾处理系统规划必须由末端治理转为源头管理、全过程管理。 C)创新适用原则坚持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进一步推进环境卫生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建设体制、运营体制改革,实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加强城市环境卫生及其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 D)适度超前原则环卫设施规划必须具有前瞻性,应对内江市环境卫生发展的需求做出预测,根据预测安排环境卫生设施建设。环境卫生系统规划必须符合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并与城市建设速度同步、适度超前。第七条规划内容本规划编制的内容包括内江市中心城区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规划,城市粪便收运处理系统规划、医疗卫生垃圾收运处理系统规划、建筑垃圾收运处理系统规划、普通工业垃圾收运处理系统规划、环卫设施及环卫作业任务规划、环卫机构及工作场所规划等。第八条规划目标总体目标A)建成科学合理的垃圾清运处理体系,逐步实现环卫事业现代化;B)各类环卫设施的设置数量和布局均能满足城市整体发展需求,达到;C)到规划期末,实现垃圾收集分类化,密闭式压缩、垃圾处理无害化,粪便排放管道化,环卫作业机械化,环卫管理科学化,环卫科技现代化。二、近期发展目标(2020年)A)环卫设施基本满足城市需求,新建1座生活垃圾填埋场、1座垃圾焚烧发电厂、4座垃圾转运站、2座垃圾分拣中心,,2处环卫车辆停车场,提升改造129座公厕,改建16座旱厕,新建公厕139座,新建1座垃圾转运码头;B)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85%以上;C)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D)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E)水冲式公厕普及率达到90%;F)垃圾运输作业
内江容环境卫生专业规划草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