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10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培训讲学.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5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0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培训讲学.ppt第十章区域基础设施规划第一节基础设施的性质和作用第二节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第三节区域交通运输规划第四节区域给水、排水规划第一节基础设施的性质和作用一、基础设施的含义和分类二、基础设施的性质三、基础设施的作用一、基础设施的含义和分类(一)含义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又称基础结构,泛指国民经济体系中为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提供一般条件的部门和行业,包括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商业服务、科研与技术服务、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技术性工程设施和社会性服务设施。(二)产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原先隶属于企业内部的一般条件和设施,纷纷脱颖而出,组成社会化的公共工程,成为直接生产过程之外的必不可少的生产条件。社会生产力愈高,基础设施系统也愈加完备。(三)分类区域性的基础设施一般指四大系统:即交通运输系统、给水排水系统、动力系统和通信系统等部门。三、基础设施的作用(一)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基础(二)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三)基础设施是经济布局合理化的前提(四)基础设施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五)基础设施是国防建设的组成部分第二节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一、基础设施发展的理论二、国外基础设施建设实践三、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一)先行论——优先发展基础设施——·罗丹于1943年提出基础设施应优于直接生产部门,超前发展。(二)滞后论——优先发展直接生产部门、滞后建设基础设施部门——美国经济专家赫希曼,是不均衡增长理论的主要倡导者,他从投资效益出发,认为有限的资本应首先发展工业部门,然后再来建设基础设施部门。在资本有限的情况下,应集中投资于直接生产部门,尽快地获得收益,增加收入。一、基础设施发展的理论(三)同步论——基础设施与其它国民经济部门按比例投资、共同发展——经济学家纳克斯于1953年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一书中,主张对工业、农业、外贸、消费品生产、资本品生产、基础设施等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同时按不同比例进行大规模投资,实行平衡增长战略。二、国外基础设施建设实践(一)超前型——英行型——美国(三)随后型——前苏联三种基础设施发展模式比较表类型国家基本特点对经济发展影响投资效果影响国民经济效果综合评价超前型英国基础设施的发展超越生产在一个时期的需要促进经济发展较差较好一般平行型美国基础设施与生产部门同时发展与经济协调发展较好较好较好随后型前苏联基础设施的发展在一个时期落后于生产的需要阻碍经济发展较好较差较差三、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50年代到80年代,这是在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建设以重工业为核心,基础设施作为非生产性建设投资,在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中比重很小。第二个阶段是80年代以来的改革开放时期,逐步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一切工作以经济建设为重点,以薄弱环节为突破口,促进经济平衡发展,制订了以农业、能源、交通、教育和科学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促进消费品增长,带动整个经济平衡发展。

10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培训讲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unfuliang7807
  • 文件大小1.26 MB
  • 时间20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