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择偶标准探讨与比较.doc大学生择偶标准探讨与比较摘要:以167名高校学生为被试,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其择偶偏好。综合前人研究成果选定一些择偶偏好,让被试按照长期择偶策略和短期择偶策略分别选择配偶。结果如下:(1)择偶时人们会采取相似性吸引和潜力性吸引策略,但不支持互补性吸引策略;(2)短期择偶策略和长期择偶策略下择偶标准有较大差异。关键词:择偶偏好短期择偶策略长期择偶策略1、引言择偶婚恋问题是目前的社会热点,选择合适的伴侣影响一个人自身发展和未来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对于在校大学生择偶决策的研究有助于他们更好的形成积极客观的自我评价,并利于认识自我,对学校及社会良性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前人研究表明:自我评价和择偶评定之间有密切相关[1],并受个体所在地的风俗所影响。民间也素有“门当户对”,“男尊女卑”等思想。有学者通过对征婚广告的措辞分析得出结论:高外表吸引力的女性对长期伴侣的要求也更高,主要体现在经济和社会地位方面[2]。同样,拥有一定经济和社会地位的男性比起一般男性对伴侣外表吸引力的要求更高[3]。当人们面对多个候选人进行选择时,是否有一些因素比起其他因素来说更为重要?择偶偏好的结论是否和前人研究一致?2、方法综合选出符合国情的八个择偶标准[4],要求被试每个进行1—6的自我评价,6为最好,1为最差,评定数字可重复,标准分别为外貌,经济条件,健康状况,性格,教育程度,品行,责任心,发展前途。被试共167人,其中男性60人,女性107人。年龄跨度为17-31岁,多集中在20岁左右。男性在长期择偶策略指导下,择偶偏好按重要性由高到低为:品行,责任心,性格,健康状况,教育程度,发展前途,外貌,经济条件。在短期择偶策略指导下依次为:品行,责任心,健康状况,外貌,性格,教育程度,发展前途,经济条件。女性在长期择偶策略指导下,择偶偏好按重要性由高到低为:责任心,品行,性格,发展前途,健康状况,教育程度,经济条件,外貌。在短期择偶策略指导下依次为:品行,责任心,性格,健康状况,外貌,发展前途,教育程度,经济条件。3、,责任心,性格这三个因素男女双方都非常看重,重要性毋庸置疑,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品行好、责任心强,性格好的是一位理想的伴侣,也是大家比较公认的考量因素[5]。经济条件属于最后一位,或许带有“社会赞许性行为”是色彩,特别是对于大学生这个相对单纯和高素质的群体来说,价值观反对金钱至上,被试在作答时含有一定的防御机制。“发展前途”:自古“男才女貌”为人称道,发展前途好的男子受女性欢迎,但排名却为第50因为“发展前途”是一个不确定性极高、风险大的有利资源,虽然人们总试图在决策过程中希望绝对理性,但实际上很难做到。“外形”在评估中位列第七,可能存在一些心理防御。“健康”也是人类进化而来的一个重要择偶线索。健康及好的外形意味着更长的寿命,更可靠的物质及更好的基因。2长期择偶策略和短期择偶策略的比较对于男性在短期择偶策略指导下,对外貌的要求更高,在经济指标上,两种策略有所差异,对于大学生而言,谈恋爱时一般花钱较多的是男性,如果只是短期恋爱关系的话,男性希望对方的经济条件还行,可以共同分担。而在长期择偶策略指导下,对品行,责任心,发展前途要求更多[6],和前人研究无异。对于女性来讲,两种策略下的标准没有很大的差异,只是外貌这一个
大学生择偶标准探讨与比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