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种植技术一、口腔种植发展史及优缺点三、口腔种植生物学基础五、种植手术二、种植体结构四、口腔种植体材料及表面处理口腔种植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新兴分支学科。主要包括种植外科、种植义齿修复、种植材料、种植力学及种植生物学等内容。其中植入颌骨中起支持、固位作用的植入物成为口腔种植体(Oral implant) 也称牙种植体(Dental implant) 。一、口腔种植技术发展史及优缺点古埃及—最早人们在出土的人类颌骨化石中发现镶有宝石或黄金雕成牙体形状的植入物,具体的应用目的尚无从考证,但它却成为了牙种植体的原始雏形。上世纪 30 年代——真正牙种植体历史的开始 Formiggini (早期代表学者)由于他对牙种植体早期发展的贡献和所取得的成就,被誉为现代口腔种植学的奠基人。由于当时的临床应用明显超前于基础研究的发展速度,致临床上出现了大量的问题,使尚处于十分幼稚的牙种植术转入低谷。 50 年代中期瑞典科学家 Branemark :引入了“骨结合”理论和提出规范的两次法种植技术才使牙种植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为医学界所公认。 Branemark 在研究骨微循环的实验中采用纯钛的显微镜观察窗, 意外的发现钛与骨结合牢固,遂进行了大量系统的基础实验研究。证实纯钛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提出了种植体的骨结合理论, 并将其具体定义为“负载的种植体表面与周围发育良好的骨组织之间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直接结合”。同时规范了严格的种植手术步骤和种植体实现骨结合的必要条件。 1965 年 Branemark 正式推出种植系统-螺旋型骨结合式纯钛种植体系统,并报道了长达 24年的临床随访结果,种植体 10年成功率下颌可达 90% 以上, 上颌可达 80% 以上。由于该系统的可靠实验基础、较高的临床成功率和长期的临床随访资料, 使骨结合理论于 1982 年在多伦多种植会议上得到公认,种植步骤也由早期的一次法发展为成熟的两次法。现代在骨结合理论的指导下,口腔种植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牙种植体系统层出不穷,其中有代表性的除 Branemark 种植系统外,还有 Core-vent 、 ITI 、 IMZ 、 Astra -Tech 、 Friadent 、 Lifecore 、 Paragon 、 Steri - Oss 、 Camlog 等系统,形成了独立的种植外科体系及其理论,并随着学科的发展被不断地完善。我国种植义齿的发展特点:起步晚、起点高、发展快 1980 年起始被列入高等医学院校卫生部规划教材内容之中。 1995 年首次种植义齿研讨会在珠海召开,成立了全国口腔种植义齿协作组,为口腔种植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2 年成立了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每年一次北京国际口腔种植学术大会。现存有待解决的问题: ⑴、两次法种植手术周期长、一次法种植成功率低。⑵、种植体龈界面理论尚不完善。⑶、种植系统繁多,缺乏统一性。种植义齿的优缺点优点: ?种植义齿的支持、固位和稳定功能好。由于咬合力通过种植体直接传导至颌骨内,防止了颌骨萎缩吸收,且能承受较大的咬合力咀嚼效率明显提高。?种植义齿类似天然牙齿状态,通常条件下,绝大多数患者都能获得美观的修复效果。?由于种植义齿固位好无基托或基托面积较小,具有良好的舒适性。?种植义齿避免了固定义齿修复制备邻牙时要损伤其表面层及其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和给患者带来的心理负担。?有些无法采用常规修复的患者如牙槽嵴过低、游离端缺失等,可通过种植修复获得良好效果。缺点: ?种植牙整个治疗时间比较长,一般需要半年的时间。?种植牙由于材料和工艺要求较高,所以价格昂贵。?种植牙作为一项手术,对医生要求较高。
口腔种植义齿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