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汪丁丁:正义与人生的中国式思考.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汪丁丁:正义与人生的中国式思考2011年03JJ31||08:53来源:中国民商物质生活的本质是效率社会生活的本质是正义精神生活的本质是自由+采写/木刊记者朱琳在无神的社会里,正义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性质——它如此重要,以致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每一个人或绝大多数人是否感觉幸福。我这部讲义,不仅是“新政治经济学”讲义,而且是关于中国人怎样可以生活得更美好的讲义。——汪丁丁汪丁丁,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教学研究涉及经济学思想史、制度分析基础、行为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演化社会科学等重要的前沿学科领域。在其新书《新政治经济学讲义》中,深入探讨了社会正义、政治民主、公共理性等一系列核心议题,并将全部的理论探讨应用于对中国社会现状的剖析与未来变革方向的探索之中。近II,汪「「接受了《中国民商》杂志的专访,讲述了他对于正义与人生的思考。中国人似乎特别能忍受社会的不正义《中国民商》:在《新政治经济学讲义》中,您提出了幸福三维度:效率、正义和自由。这三个维度怎样渗透和影响我们的生活?汪丁丁:物质生活的木质是效率,社会生活的木质是正义,精神生活的木质是自由。先说说精神生活的木质。黑格尔说,人的木质是精神,他又说,精神的本质是自由,这两个命题,我想了很多次,没有办法不同意。在黑格尔的描述里,日由就是精神不欲成为他自己而要成为其他的更高级的东西。他的意思是,永恒创新,这就是自由的涵义。一旦创新停止,自由也随之消失。由于我们的肉身是物质的和社会的,不能不受到因果律的制约,所以我们能够永恒创新的就是精神。物质的匮乏、社会关系的瓦解,以及白然灾害,所有这些约束都是外在的,都不能构成对心性自由的约束。换句话说,精神自由的人,完全在精神维度上生活,与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无关,所谓“超然物外”,或佛家所说“三界之外”的人。物质生活的实质,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中国古代,都承认是“效率”。只不过我们中国古人想像的效率,比西方经济学家想像的要高明了许多。例如,李零说,兵家“任势不任人”,这是与儒家的最大差异(儒家或可说是“任人不任势”)O什么是“势”?金岳霖概括中国智慈,“理有固然,势无必至”——逻辑的理固然成立,而现实的势不必发生。我们经济学家说是“不确定性”,想象力差远了。“时势造英雄”,哪怕你是草包,赶上好的时势,可成英雄,“形势比人强”,正确判断形势,不是一般的能力,确实可称为“智慧”,正确判断了形势之后,才能“四两拨千斤”,事半功倍。这是咱们中国古代人讲的效率,兵家的效率观,可运用于物质生活维度和社会生活维度。再说社会生活的实质。西方人判断一个社会是否美好,首要的判据就是看这个社会是否正义、多大程度上是正义的。中国人呢?很难说。,我们对比姜国中央情报局发布的一套数据,发现中等的程度在全世界排名第七,看看排在中国前面的是哪些国家:纳米比亚()、密韭()、莱索托()、博茨瓦纳()、塞拉利昂()、中非(),基尼系数仅次于中国的是海地()o拉丁美洲各国都在中国后面,为什么呢?社会学家根据拉美各:,、政变频繁。1830年的英时,群体事件的数

汪丁丁:正义与人生的中国式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tteee8
  • 文件大小67 KB
  • 时间2020-06-0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