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用诗诠释自己的一生.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用诗诠释自己的一生用诗诠释自己的一生——记我的父亲李瑛■李小雨【人物简介】李瑛, 中国当代著名诗人, 曾任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中团成员。出版诗集 56 部,多次获全国、全军文学大奖。 1月 10 日,由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和总政宣传部共同举办的《李瑛诗文总集》出版暨李瑛同志诗歌创作座谈会在京举行。为此,我们发表李小雨的文章,以资纪念。我的父亲李瑛是个诗人。在这个世界上, 能把诗作为自己毕生至爱并坚持不懈, 历尽磨难而无悔的人本来就少, 而在今天这个日益物质化的现实社会中, 仍不改初衷, 以诗为荣、为乐、为叹、为痛的人则更是少之又少。然而, 我的父亲却做到了: 他从 16 岁写诗到 84岁,这 70 年来,磨秃的铅笔有半抽屉,抄录的笔记本有几尺厚,出版的诗集达 56部, 其中一版的发行量最高达 30 万册。他的生活中似乎缺少很多东西, 他不抽烟, 不喝酒, 不打麻将, 不跳舞, 但他却永远遨游在自己创造的精神世界里,他用诗诠释了自己的一生。诗之痛:我看着火焰渐渐吞噬了父亲工整的字迹在我儿时的印象里, 父亲始终是个瘦高、严肃、穿着一身绿色军装的英姿勃勃的年轻军人。早出晚归的父亲像一阵风。那年, 我家搬到鼓楼附近, 上班下班, 父亲就骑着自行车准点擦过晨钟暮鼓, 穿过雨雪风霜,来往于北京一条偏僻狭小的胡同里。每天回家,一放好车,他必先去北屋看望年迈的爷爷奶奶,有时还给他们捎去路上买来的点心,然后就一头扎在我们的小南屋里,静静地看书写作,直到深夜。院子里的丁香花、枣花开了又谢, 一年又一年。那时候, 我并不理会诗是什么, 也不了解父亲为什么这么呕心沥血地痴迷于这些分行的文字。直到有一天, 一场风暴惊醒了我少年的梦, 我才明白了我的父亲和诗…… 1966 年,我上初中。在一片“破四旧”、“打倒帝修反”的批判声中, 我每天悄悄把父亲出国访问时带回来的东欧各国的纪念章等装满一兜, 趁大雾天走到后海, 一把一把扔到湖中。湖水的溅落让我心惊。我不知道一个“红卫兵”袖标究竟能给我多大的保护, 因为我的同学中常有昨天还是红卫兵, 今天就因为父母被揪出来而变成“黑五类”的。我还推着小车到胡同口卖掉了家里的一批藏书。记得有一本淡黄色封面的《飘》, 竖版, 扉页上的题字是 1948 年送给我父母订婚纪念的。抚摸着这本精心保存了多年的书, 厚纸的封面, 光滑如缎, 我犹豫再三, 终于横下心来, 把它放入书堆, 以三分钱一斤的价格处理掉了。过完秤, 在回来的路上, 我的心又疼痛又麻木……最令我感到对不起父亲的, 是在一个阴暗的下午, 我烧毁了他珍藏多年的四五本手抄诗集。那是他大学时代写的许多旧作,暗蓝色封面,发黄的厚纸, 父亲工整的蓝色的蝇头小字, 还配着精美的钢笔插图……我没想到父亲还有这么高的美术天分,这么漂亮的字! 记得其中有一本名叫《曲——给艾玲娟》,是父亲写给母亲的爱情诗集,浪漫、忧郁、纯美, 如森林中的舞会,这是 40 年代父亲的“朦胧诗”啊!它使我既感到新鲜, 又感到莫名的紧张、慌乱。现在, 这该不是“有问题”的东西吧?当我看着火焰渐渐吞噬了父亲工整的字迹时, 我似乎已经感觉到无可挽回地做错了什么。事后, 我喃喃地向父亲说起这件事, 可能父亲已经预感到单位里日渐紧张的大批判风暴,他只是沉重地点了点头, 一句话也没有说……直到“文革”以后,

用诗诠释自己的一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