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贸易便利化研究综述.doc中国一东盟贸易便利化研究综述摘要:随着全球区域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自贸区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进一步深入,双边贸易稳步增长,贸易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但是口岸效率低下、通关程序繁琐、规章制度不透明等“贸易的非效率”作为一种隐性的市场准入壁垒,阻碍了要素的跨境流动,建立一个高效、简便、协调的贸易环境成为贸易界的共同诉求。为此,主要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中国-东盟贸易便利化的研究综述。关键词:中国-东盟;贸易便利化;综述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doi:--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建立是继北美自由贸易和欧盟以后第三个世界性自由贸易区,是中国与东盟十国组建的自由贸易区。进一步推动贸易便利化,有助于消除繁琐手续带来的重复工作。推进贸易便利化,由此带来的贸易效率的提高所带来的利益将会远远大于消除贸易壁垒所带来的利益大得多。推进贸易便利化不但可以提高我国商品的出口,还有利于外国的直接投资的发展,更有利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对于贸易便利化,目前还没有国际通行的标准定义。尽管各个组织对贸易便利化的定义不同,但都认为贸易便利化能够提高通关效率,改善贸易环境,促进国际贸易量增长。DollarandKray(2001)测算了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APEC范围内,贸易便利化水平提高1个百分点,,BagaiandFink(2003)对75个国家地区进行研究,发现以港口效率、海关环境、规制环境以及服务业基础设施测算的贸易便利化水平1个百分点的提升,将会增加3770亿美元的贸易额,%。国内外诸多研究发现,繁杂的进出口手续等时间延误不仅会影响贸易流量,还会影响公司的竞争力。提高一,能够改善贸易环境,扩大出口。2中国-东盟贸易便利化的研究国外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2008)分析了东盟国家近年来的贸易便利化的进展和指标。调查结果表明,在成员国内进口和出口成本差距很大。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逐步变低到合适。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服务也从一般到较好。通过运用标准引力模型,发现东盟贸易流向对运输设施、信息与通信技术特别敏感。研究结果显示东盟通过贸易便利化改革可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这些收益比类似的税收改革多得多。评估显示,例如改善该地区的港口设施,%或220亿美元的贸易。ADStone,(2009)研究了运输基础设施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组织贸易便利化关系,指出运输基础设施对GMS贸易便利化起很重要的作用。澳大利亚国际经济中心(2010)估计了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组织贸易便利化的经济收益。国内近几年关于中国-东盟贸易便利化的研究较多。覃娟(2010)认为,在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框架下,通关便利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可以提高口岸通关效率、推进广西区域内的通关一体化、建立与越南“大通关协作区”来实现通关便利化的目标。宋棋(2011)从货物贸易便利化、服务贸易便利化和投资便利化三个方面详细的分析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对贸易便利化的积极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贸易便利
中国―东盟贸易便利化研究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