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历史观知识专题.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历史观)知识专题唯物论:整个世界是有规律地运动着的物质世界。辩证唯物哲学的四唯物辩证法:矛盾、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看问题。主义大板块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历史唯物主义人生观结构图转化理想现实源于现实,高于现实决定社会社会存在意识反作用价值观(正)(误)集体主义个人主义公有制社私有制主义市场经济奉献精神自私观念人生价值索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人生观个人与社会的个人活动与社会辩证关系发展的辩证关系一般到个别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的唯物论唯物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社会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整体与部分由一道高考题引发的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思考(2008年全国卷Ⅰ第38题第3小题)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07年以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持续上涨,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30多个国家由此发生民众的抗议和骚乱,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抢购大米等食物的风潮,粮食危机有向世界蔓延之势。 材料二在过去五年中,我国政府从加强农业基础入手,把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全国粮食连续四年增产,储备充足。结合材料,阐述我国政府着力抓好粮食生产所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道理。(10分)答案:物质资料生产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2分),是人们从事政治活动、科学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的基础(1分)。经济是政治的基础(1分),粮食是最重要的生活资料,粮食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关系到国家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2分)。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2分)。政府着力抓好粮食生产,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直接利益问题,才能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2分)。此题关注热点,引导学生理解国家政策,从材料的立意来看,材料意在说明我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发展粮食生产,避免了粮食危机出现,保证了广大民众生活上的食品供应,进而避免了抗议和骚乱的出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政权巩固。因此绝大多数学生都想到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国家维护广大群众利益,调动群众生产积极性”这一知识点。然而,由于不明确历史唯物主义包含的内容,绝大多数考生在回答此题时,不能结合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物质资料生产对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影响等角度,分析抓好粮食生产对其他社会活动的影响,进一步指出粮食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社会问题。甚至答案出来后,不少教师仍对此答案迷惑,觉得第一个要点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教材中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做个初步归纳和强调。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称为“唯物主义历史理论”或“唯物史观”。高中哲学教材并未将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个主题专门展开论述,在高考考试大纲中也没这一点。因此不少教师和学生并没真正理解历史唯物主义所真正包括的内容。《思想政治》高二年级(哲学常识)(下册)第六课第一节明确指出: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最本质最根本的东西,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以及风俗习惯等。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因此我们可以依照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去判断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首先,按照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而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作为物质生活主体的人不是个人,而是指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一切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社会生产方式的主体,因而也就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社会存在的重要内容。所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教材第八课第二节)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根本原理必然的和必要的发挥和展开,最集中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革命的,实践的观点。其次,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来看,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吃、穿、住、行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物质产品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物质生产活动包括两种物质关系:一是人对自然的交换关系;二是人们之间的活动的交换关系。前一种交换要通过人能动的改造自然的活动来实现,后者则需要能动改造人类社会的活动来实现。一言以蔽之,物质生产活动就是人们的实践活动。从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看,人与自然的交换关系更为重要,而改造自然,处理人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历史观知识专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hijijielong001
  • 文件大小180 KB
  • 时间20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