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黄山奇松一、教案背景面向学生:小学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学生课前准备:搜集黄山风光图片以及黄山奇松图片、文字资料;搜集古人对黄山赞颂的诗句。教学课题本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课文详细的刻画了黄山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特点,抒发了作者对黄山奇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屹立”、“饱经风霜”造句。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三、教材分析本教案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6课《黄山奇松》,本课写黄山风景区有许多奇松,姿态独特,十分有趣。全文共3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可自成一段。第一自然段写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美。为增加学习效果及感官享受,教学之前可用百度在网上搜索黄山风光视频及黄山奇松视频,以教参做基本点,确定教学重点及难点,确立课堂教学形式及方法。本课的训练重点是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三大名松的“奇”是全文的重点。教学难点是结合课文语言文字,以迎客松为突破口,感悟黄山松“奇”。教学方法及思路充分利用视频以及学生搜集的资料,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参与,踊跃交流探讨、感受黄山奇松的美,养成审美情趣,本课教学设计内容分为以下几部分: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揭示课题,理解课题。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4、合作交流,学习课文。5、总结回顾。6、拓展运用。7、完成作业,巩固训练。8、课后实践活动。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百度视频搜索:http://dv./video/2007/08/26/.html)看了黄山风景的视频,你是不是想到黄山去看一看,下面我们学习16课《黄山奇松》。(二)、揭示课题,理解课题。齐读课题。从中让学生知道,本文的重点是写——黄山奇松1、你知道松树有哪些品种吗?2、从课题看“黄山松”有什么特点?3、质疑:你还想了解“黄山松”的什么?(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思考讨论:(1)课文中介绍了黄山的那些特点?重点写了哪一点?(2)文中写了哪些松树?是在哪一节写的?(3)每小节主要写了什么?2、集体朗读课文。3、交流自学的字词。(四)、合作交流,学习课文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自读本段,交流。以学生自己设计提问、解答的方式进行。“绝”是什么意思?“四绝”闻名于世?百度视频:(http://v./show/OuAevuJH7QzLD2R-.html)?4、黄山奇松都“奇”在哪里?(五)、课堂训练【一】、按课文内容填空。1、黄山松()。它们或(),或(),或();或(),或(),或()。2、被誉为“()”的黄山,以()、()、()、()“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更是()。【二】、写导游词(要示写出黄山奇松“奇”在哪里):第二课时(六)、精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这一段写了哪些奇松?(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2、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指导)【迎客松】:(百度视频:http://v./v_show/id_XNDU2MzEyMDg=.html)看了黄山
《黄山奇松》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