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子规划之四:重庆市“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10年8月目录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4(一)国内外发展趋势 4(二)重庆市发展现状 61、发展的基础 62、存在的问题 8(三)面临的形势 10二、发展思路及目标 12(一)指导思想 12(二)发展原则 13(三)发展目标 14三、发展重点及布局 15(一)发展重点及方向 15(二)产业布局 17(三)重点项目 18(四)效益分析 18四、保障措施 20(一)组织保障 20(二)技术保障 21(三)资金保障 22(四)人才保障 23(五)政策保障 24附件一:十二五重庆市节能环保产业重大项目 28附件二:十二五重庆市节能环保产业重大科技项目 32附件三:拟建设的自主创新平台 34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发达国家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具备以下特点:一是技术的先导性;二是效益的倍增性;三是快速的成长性;四是产业的辐射性;五是发展的可持续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是支柱性、战略性产业,又是适应市场需要、以科技创新为灵魂的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直接关系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经济安全。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革命性力量。谁抓住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先机,谁就掌握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因此,培育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抢占国际竞争战略制高点的必然选择,是有效突破我市当前资源约束、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是我市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是“十二五”时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和国务院3号文件精神,建设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和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战略突破口。根据国家发改委制定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和《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思路》,制定本规划。本规划的基期为2009年,规划时期为2010年—2015年。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一)国内外发展趋势二十一世纪是绿色经济的时代,出现了资源利用合理化、废物产生减量化、环境保护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决定了节能环保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需求。全球节能环保产业开始步入快速发展阶段,逐渐成为支撑产业经济效益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并正在成为许多国家革新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目标和关键。美国、欧洲、日本的节能环保产业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其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占据着世界节能环保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成为全球节能环保市场的主要力量。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壮大,它已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一起,并列为当今最被看好的三大技术领域,市场的广泛需求和技术的日新月异,引导发达国家节能环保产业正向综合化、大型化、集团化方向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十五”、“十一五”期间,国家加大了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有力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市场需求,环保产业总体规模迅速扩大,产业领域不断拓展,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产业水平明显提升。环保产业总体年均增长速度约达25%,已形成门类齐全、领域广泛、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环保产业已形成包括环境保护生产、环境保护服务、资源循环利用、洁净产品生产等领域的环境产业体系,为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物质保障,同时也带动了环保科技进步和相关产业的发展。长期以来,节能和环保是作为两个不同的领域被提及。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与融合,节能环保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产业,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甚至被列为支柱产业,从而倍受关注。根据国家发改委制定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将节能环保产业划分为节能、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三个子领域,涉及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产品和服务等。未来5年,我国仅环保产业投资需求即达4500亿元,节能环保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节能环保产业是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我国发展前景广阔。市场预期,2010年我国仅环保产业的产值就将问鼎1万亿,到2015年将达到GDP的7%-8%,到2020年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5%左右。其中,节能产业2380亿元,占14%;环保产业4420亿元,占26%;资源循环利用产业10200亿元,占60%;就业人数达2500多万人,其中再生资源产业的就业人数达1800万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二)重庆市发展现状1、发展的基础总的来看,重庆节能环保产业正在快速起
重庆“十二五”市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