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镣铐自由跳舞——浅谈“学案导学”太和县马集乡中心学校:张菡在中心校的大力倡导并推行下,我校的课改工作也轰轰烈烈的进行一个学期了,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课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一直存在着以下现象:重教法轻学法,重提问轻思维,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发展。教师始终扮演主角,学生只是教学活动中的配角,甚至是观众,这严重束缚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扭曲了教学双方的内在联系。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使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统一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呢?我认为实施高质量的学案导学是打开镣铐让学生自由跳舞的关键。一、“学案导学”的基本概念“学案”是建立在教案基础上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对教师而言,它为教师搭建了一个交流合作的舞台;对学生来讲,它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乐于探究和集体合作的能力,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 以教师调控为手段, 注重学法指导和学习能力培养,有效地发展学生个体素质结构、提高教学效益的教学体系。教师课前将“学案”发给学生, 让学生对照学案预习, 了解和初步掌握课本的基本内容,并通过对疑难问题的积极思维、探究和讨论,对本内容进行较深入的理解和挖掘。这样, 在课堂上师生就有了共同的、感兴趣的话题, 这就为课堂教学中师生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时空余地。从教师的角度上看, 教师可以集中精力采用交流研讨、成果展示等形式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 启迪创新; 从学生的角度看, 通过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活动, 学生的创造力、潜力得以开发, 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陶冶, 个性得以发挥。与过去传统教学的最大区别在于课堂上的主角是学生, 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学生需要自己学习, 自己思考, 在课堂上阐述自已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和观点, 有时还要自己动手实践, 课堂变成了学生大显身手的舞台,这就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案导学的精髓在于“学案”加“导学”, 它充分体现了“教为主导与学为主体, 学会与会学, 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统一的教学理念。而这种教学模式是基于新课程理念,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核心,以学案为依托,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的学习方式,既着眼于当前知识掌握和技能的训练,又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二、“学案”的编写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关键是学案的编制。“学案”的编写需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基础性原则。再高深的学问也是从基础学起的。基础学习是学好的重要保障,是推动学生向前学习的动力。基础教学就是要把最基础的东西教给学生,并牢牢掌握好。知识的堡垒越垒越高,越垒越坚固,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便更加坚固。 2、指导性原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自学,尤其是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重视学法指导是“教会学生学习”的前提和保证,在学案编写中,学法线要贯穿始终。 3、层次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最能体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可把学生分成 A、 B、 C 三组,题目也出成大约三类, A 组基础性题占 60% , B组基础性题占 50% , C组基础性题占 40% 。要按学生的不同水平,规定课堂上必须完成哪些题目、哪些题目在讨论中完成、课后复习
打开镣铐自由跳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