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王夫之.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王夫之王夫之像王夫之(1619 年- 1692 年,即万历四十七年- 康熙三十一年),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或署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晚年隐居于形状如顽石的石船山,自署船山病叟,学者遂称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明末大儒。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生平家世十一世祖王仲一曾从朱元璋起兵。父亲王朝聘就读于北京国子监。明末求学于岳麓书院,并师从吴道行,吴教以湖湘家学,“以朱(熹)张(栻)为宗”,与旷鹏升等订“行社,聚首论文,相得甚欢”。崇祯十二年秋,赴武昌参加乡试,落第。是年十月,和郭风蹮、管嗣裘、文之勇等设“匡社”,意指互相匡正。崇祯十五年( 1642 年)中乡举第五名,以《春秋》试卷列第一。十二月到南昌等候会试。当时李自成的大顺军已进入承天(今湖北钟祥),张献忠取黄梅。会试被迫延期,王夫之由南昌返衡阳。抗清清兵南下时,王夫之上书明朝湖北巡抚,力主联合农民军共同抗清,其二兄、叔父、父亲均死于战火,崇祯十六年张献忠在衡州时,招贤纳士,王夫之隐匿衡山, 拒不受聘[1],大顺军攻入北京时,作《悲愤诗》一百韵,吟已辄哭[2]。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 1645 年), 明安宗在芜湖被俘,续写了《悲愤诗》一百韵。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开始研读《周易》,后来编为《周易稗疏》。曾经和管嗣裘、管嗣箕、夏汝弼和南岳僧人性翰、造纸工人、农民等近百人在衡山方广寺参加抗清活动,被湘谭人尹长明击败,方广寺被焚,管嗣裘家中老小全部遇难, 性翰受重伤,王夫之事败逃亡肇庆,投奔南明永历政权,堵胤锡荐为翰林院庶吉士。又结识瞿式耜、金堡、蒙正发、方以智等人,永历三年(清顺治六年)春, 离开肇庆,赴桂林暂居。永历四年(清顺治七年)二月十八日,任南明永历政权行人司行人。永历四年朝廷深陷党争,吴党得势,为营救楚党,夫之和董云骧上疏,谓“大臣进退有礼,请权允辅臣之去,勿使再中奸毒,重辱国而灰天下之心”。永历帝以王夫之“职非言官”而奏事,严词加以指责[3],鲁可藻又奏请逮治王夫之,以致夫之“愤激咯血”[4],幸好焦琏、马进忠、赵印选、曹志建等上疏反对大兴党狱, 由于焦琏等人握有兵柄,永历帝只得将金堡、蒙正发、丁时魁等人除罪,改为削职远戍。七月,王夫之前往桂林依瞿式耜。不久与襄阳郑仪珂之女结婚[5]。兵败后潜回广东、广西。李定国收复衡阳时,派人招请王夫之,“进退萦回”,始终未去成[6]。永历九年(清顺治十一年)因清军搜捕,被迫流亡零陵、郴州一带, 变姓名为瑶人,授徒著书,“为常人说《周易》《春秋》…常宁文士来者益众”, 这期间著有《周易外传》,《老子衍》。遗民日后王夫之多往来长乐、库宗桥、新塘等地。永历十四年(淸顺治十七年、166 0 年)春,举家迁居衡阳金兰乡高节里,于茱萸塘(今船山乡湘西村)筑茅屋,名“败叶庐”。清康熙十四年( 1675 年)秋,在衡山石船山麓定居著述,筑草堂而居,人称“湘西草堂”,“栖伏林谷,随地托迹”,“安之若素,终日孜孜不倦,刻苦自励,潜心著述。”,自题堂联“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 终未剃发。康熙三年,在“败叶庐”设馆讲学。又重订《读四书大全说》。晚年贫病交迫,连纸笔都靠朋友周济。吴三桂称帝,请王船山写《劝进表》,遭严辞拒绝;王夫之认为“以其入国仇也,不以私恩释愤”。自题墓石:“抱刘越石之孤忠”,“希张横渠之正学”。康熙三十一年(

王夫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