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今之选人用人标准学习心得体会.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今之选人用人标准学习心得体会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条例》衔接了近年来出台的相关新政策新法规,回应干部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将进一步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条例》的印发,对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选人用人制度机制曾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选人用人自古就受到到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的高度重视,汉高祖刘邦得三人杰而得到天下。班固在《史记·高祖本纪》明确记载了刘邦自己总结能够取得天下的主要原因是:“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赏,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在刘邦看来,用人是最重要的成功之道。不仅如此,用人始终是关系国家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而以什么样的标准选人用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从古到今也各有论断。中国古人曾感慨道:“事之至难,莫如知人;事之至大,亦莫如知人。”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魏文侯卜相》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魏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教寡人曰:‘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对曰:“居视其所亲(平居时都与谁在一起),富视其所与(富贵时如何支配自己的财富),达视其所举(显达时如何举荐人才),穷视其所不为(困境时看其不做什么),贫视其所不取(贫困潦倒时看其不取什么),五者足以定之矣。”文侯曰:“先生就舍,寡人之相定矣。”此五条选人用人论点备受历代帝王推崇,可谓千古不移之论。在《诸葛忠武志·心书·知人》记载:“夫人之性最难察焉,美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目的在于通过其对是非的判断来了解其志向),二曰穷之以辞而观其变(目的在于通过一连串的追问来了解他的应变能力),三曰咨之以谋而观其识(通过征求其谋略意见来了解其知识水平),四曰先之以难而观其勇(通过从事复杂困难的工作情况来了解其胆识),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通过其酒醉后的表现来观察了解他的本性),六曰临之以利以观其廉(给其以得到财物的机会来观察是否廉洁),七曰期之以事以观其信(嘱咐其办事来证明他是否守信用)。”这里则列举了识人察人的七种具体方法,对上级选人用人具有很好的现实指导意义。史学家司马光在《纲鉴易知录》中明确指出:“取士之道,当先德行,后文学。”明太祖朱元璋用人标准则是:“有司察举贤才,必以德行为本,文艺次之。”清朝康熙皇帝选人用人遵循“国家用人,当以德器为本,才艺为末。”的标准。以上标准突出了选人用人“德”字当先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曾经概括过一句名言:“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

古今之选人用人标准学习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sqcpza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