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学化学教学中设置悬念的艺术.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学化学教学中设置悬念艺术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是重要教学手段之一,它被贯穿于教学过程各个环节中,是师生双边活动重要纽带,是教学过程落实、提高、推进与发展三维教学目标重要动力,是师生思想交流重要方式之一。有教师认为设置悬念是一种文学技巧,与化学教学关系不大,其实不然。悬念是课堂教学重要技巧。在化学教学中设置悬念,就是对一些正在研究、发展中新课题,教师不匆忙作出结论,而是创设一个悬而未决教学情境,叫学生欲答不能,欲罢不忍,旨在激发学生求知欲与创造欲,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求、考虑、发现、推断”。所以,悬念式教学法,既能使教学内容产生巨大诱惑力而吸引学生注意,增强教学艺术感染力,又能有效地激活学生智力,点燃多种思维特别是发散性思维火花。更重要是,在破悬揭答过程中,他们由当初问题摸索者成为后来问题驾驭者,角色转换将使他们看到自身力量与智慧,从而形成一种自尊与自信心理素质。当新问题出现时,他们不再畏惧与胆怯,先前成功体验会呼唤出剖析力量与动力。自然地,剖析更富于成效。 (1)激发兴趣型悬念。课堂教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法能否引起学生浓厚兴趣。例如,讲授二糖,可以用悬念导入新课:“人们称制糖是甜蜜事业,现在让我们来上一堂甜蜜化学课。”寥寥数语,说得学生个个心头甜滋滋,乘兴对二糖品味下去。(2)剖析故事型悬念。用故事悬念,引发教材内容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例如,用死谷之谜插入二氧化碳教学过程。印度尼西亚有条死谷,有两人带着一条狗,误入这里,狗晕死了,一人蹲下去救狗,也晕死了,而站着那个人却安然无恙走出山谷。“死谷”奥秘是什么?教材内容就是谜底,死谷里积有大量二氧化碳。(3)知识辐射型悬念。辐射类比知识,诱导从敲边鼓到敲心。例如,讲述分子性质,老师设问:50ml水+50ml酒精=?ml。学生愕然。老师举生活实例:1升黄豆+1升小米<2升,辐射出结论:分子间具有间隔,分子是不断运动。(4)活化症结型悬念。教材难点,用悬念活化思维,揭开症结。例如,初中化学中讲解溶质溶解、热现象原理不易理解,老师可以假设两军实力相当对阵或拔河比赛,――减弱者必败、谁强显谁。思维通过这种活化,不难理解了。(5)空间点阵型悬念。悬念有如金线串珠,将分散知识形成网络。例如,铁元素有三种价态变化,可以用图把铁元素知识串联起来。 (1)忌悬念太松,与教材内容脱节,悬念形式多样,但要紧扣教材。(2)忌悬念太滥,悬念要少而精,能牵一发而动全身。(3)忌悬念太空,悬念要有实际内容,丰满而实际。 ,悬念产生一般源于对问题不解以及对问题结果关切。(1)在学习新知中布设悬念。化学教材在许多章节知识学习开始就直接提出了问题,抛下了悬念,如在“分子”一节,首先提出几个化学问题:“敞口容器里水为什么会越来越少?温度越高为什么减少得越快?品红为什么能扩散?”(2)在练习中布设悬念。如在“绪言”习题中,对“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变浑浊”变化,许多同学判断是化学变化,但说不出原因,最多只能凭感觉笼统地答“有别物质”产生。若老师追问新物质是什么?学生就回答不出,此时教师讲“新物质叫碳酸钙,有关内容我们将在以后第六单元深入学习。”这样,给学生留下期待环节所造成悬念,就可能把学生学习活动引入深层次。当后来获取了碳酸钙知识后,他们就会意识到自己巨

中学化学教学中设置悬念的艺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AN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