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抹灰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施工禁忌一、常见质量问题(1)砖墙或混凝土基层抹灰后,由于水分的蒸发、材料的收缩系数不同、基层材料不同等,易在不同基层墙面的交接处,如接线盒周围等,出现空鼓、裂缝问题。做好抹灰前的基层处理是确保抹灰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必须认真对待。墙面上所有的接线盒的安装时间应注意,一般在墙面找点冲筋后进行,并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抹灰工与电工同时配合作业,安装后接线盒与冲筋面相平,因此可避免接线盒周围出现空鼓、裂缝的质量问题。(2)水泥砂浆经过一段时间凝结硬化后,在抹灰层出现析白现象。在影响美观的同时也污染了环境。在进行抹灰之前,须规矩找方、横线找平、竖线吊直,这是确保抹灰面平整、方正的标准和依据;在做灰饼和冲筋时,要注意不同的基层要用不同的材料,如水泥砂浆的墙面,要用1:3的水泥砂浆;在罩面灰施工前,应进行一次质量检查验收,如有不合格之处,必须进行修整后方可进行罩面灰施工。二、施工禁忌(一)严禁不做基层处理出现的问题:如果基层比较光滑而没有进行毛化处理,会影响水泥砂浆层与基层的粘结力,导致水泥砂浆层容易脱落;如果基层浇水没有浇透,会使得抹灰后砂浆中的水分很快被基层吸收,从而影响了水泥的水化作用,导致水泥砂浆与基层的粘结性能降低,易使抹灰层出现空鼓、开裂等问题。正确做法:抹灰前将基层表面残留的灰浆、疙瘩等铲除干净;表面有孔洞时,应先按孔洞的深浅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找平;过于光滑的墙面,须用剁斧斩毛,每 10mm剁三道,如有油污严重时要剥皮斩毛;砖墙基层一般情况下需浇水二到三遍,但砖面渗水达到 8-10mm时方可抹灰。(二)没有按照分层抹灰施工出现的问题:抹灰不分层,一次抹压成活,难以抹压密实,很难与基层粘结牢固。且由于砂浆层一次成型,其厚度厚、自重大,易下坠并将灰层拉裂,同时也易出现起鼓、开裂的现象。正确的做法:抹灰应分层进行,且每层之间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一般情况下,当上一层抹灰面七八层干时,方可进行下一层面的抹灰。(三) 抹灰面不平、阴阳角不正出现的问题:抹灰面不平整及阴阳角不正,虽没有什么大的质量问题, 但影响美观效果,同时也会影响家具的摆放等问题。(四) 水泥砂浆抹在石灰砂浆上出现的问题:由于水泥砂浆强度高,而石灰砂浆强度低,两种砂浆的收缩系数不一样,导致抹灰层出现开裂、起翘等现象。正确的做法:水泥砂浆面层必须抹在水泥砂浆基层上,石灰砂浆面层必须抹在石灰砂浆基层上,两者不允许搭配使用。(五) 抹灰层厚度过大出现的问题:抹灰层厚度过大,不仅浪费物力和人力,而且会影响质量。抹灰层过厚,容易使抹灰层开裂、起翘,严重的会导致抹灰层脱落,引发安全事故。正确做法:抹灰层并不是越厚越好,只要达到质量验评标准的规定即可。如顶面抹灰厚度为15-20mm内墙抹灰厚度为18-20mm等。外墙抹灰常见问题:螺栓孔封堵不严,造成外墙渗水;外墙阳角不顺直,不方正,阴角不清晰;外窗台、阳台、腰线等外挑线条部位排水坡度不当;滴水线不明显,滴水线在靠端部未断开外墙抹灰防治措施:对拉螺栓孔应防水封堵。(外墙螺栓采用止水螺栓)阴阳角、界格缝、滴水线应加设专用成品条;外窗台、阳台、腰线等外挑线条部位应做不小于 2%勺排水坡度,外窗台与内窗台的建筑标高应内高外底;4•滴水线槽的做法如下:①滴水槽的深度和宽度均不小于 10m离外口的距离不大于50mm槽口必须完整、顺直、清
抹灰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施工禁忌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