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说课《紫藤萝瀑布》.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紫藤萝瀑布》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紫藤萝瀑布》。下面我将从整体设计思路、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七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一、整体设计思路说明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借景抒情,感悟人生,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范文。它与七年级的写景状物单元互相衔接,所以我的整体设计思路是“读——赏——悟——写”,让学生在朗读中出感情,在赏析句子中提升能力,在感悟中积淀人生,在写作中提高水平。二、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本文是现代著名女作家宗璞于1982年所作的一篇散文,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到一树盛开的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藤萝花衰败到茂盛的变化,感悟出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细腻,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感情。(二)学生情况分析语文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安排了写景散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安排了状物散文,要求七年级学生了解写景状物文章的特点,懂得抓住景物的特征,能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和适当的表现手法,合理安排写作顺序,并在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情感。本次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经过了七年级两个关于写景状物散文单元的学习,已初步了解写景状物散文的特点,掌握了散文阅读的一些方法。但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学习基础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在教学中要衔接好七年级和八年级的知识,既帮助学生巩固七年级关于写景状物的知识,又要让他们掌握本课要学习的借景抒情的方法。三、教学目标分析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所以本次教学要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立足本篇课文,《紫藤萝瀑布》作为一篇优美的散文,不仅能给学生以美的语言范本,诗的意境享受,还能开拓他们的视野,启迪他们的思想。所以,结合学生和教材特点,我把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章精美的语言,加强学生赏析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前提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习本文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作者在写花背后蕴藏的生命感悟和人生思考。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由于本文句子优美,感悟深刻,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赏析文章语言,感悟作品在写花背后,蕴藏的生命感悟和人生思考。基于学生对散文的情况掌握,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进一步巩固景物描写的方法,揣摩借景抒情的妙处。五、教法学法分析(一)教法分析“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新课标重视教学过程,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所以我采用多媒体为手段,启发式和讨论式为主,朗读为辅的教学方法。1、多媒体为手段,创设情境。通过多媒体把课文、图片、音乐结合,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意境中。2、启发式和讨论式为主,提升学生能力。启发学生在讨论中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提高赏析能力。3、朗读为辅,感悟美文。本文作为一篇优美的借景抒情的散文,更需要通过吟咏朗诵来传情和悟情。所以在文章的讲析中通过学生朗读、自读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领悟文章的美。(二)学法分析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

说课《紫藤萝瀑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314042****
  • 文件大小57 KB
  • 时间20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