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常州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孢粉组合及古环境演变.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常州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孢粉组合及古环境演变第 1章绪论 选题依据和意义自然界中,植物对生存环境的变化最为敏感,而被称为气候变化“ 天然的指示计和温度计” 。由于,在第四纪的沉积物中植物的孢子和花粉所含特殊的组份使得比起植物的根、茎、叶来说具有易于保存和富集的特点,因此,植物产生的孢粉为研究古气候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通过对研究区第四纪沉积物取样,实验处理,将保存在地层中的孢粉聚集,利用生物光学显微镜分析鉴定,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重建化石孢粉— 植被— 古气候环境的演变序列,为再造古植被、反演古气候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因此,孢粉研究方法成为第四纪古植被、古气候研究的不可取代的最为有效的研究方法之一王开发, 1988 )。植物是反映气候变化最直接的证据,而地层中保存的孢粉与植被之间有稳定的数量关系,通过对孢粉统计数据分析,划分孢粉组合带,为重建古植被,反演古气候,进行地层对比划分提供了可靠的证据吴玉书,孙湘君, 1987 )。由于,晚更新世环境变迁包含了一个完整的冰期— 间冰期旋回,为研究地球气候环境的周期变化规律和预测未来气候演变趋势提供了良好的模式萧家仪, 王丹等, 2005 )。因此本文仅将晚更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作为研究重点。江苏常州地处我国东部典型季风区内,也是新构造运动强烈的地带,多数断裂仍在活动中,是一个地震多发区,是国家重点防震区。晚更新世以来区域第四纪地层划分对比、沉积环境、孢粉组合及其古气候演化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资料较少。同时,由于常州地区还位于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带,其城市建筑、交通道路、防震减灾、污染物的排放和人类的健康等等无不与第四纪环境变化直接或间接相关。 国外研究进展生态环境地质学最早起源于植被学科,主要是研究生物与环境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早期原指研究生物住处的科学, 1866 年,德国科学家汉克尔首次将生态学定义为:研究生物及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生态地质学科,最早起源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受到了高度重视。由于,工业革命需要大量的能源、矿产资源,大量的植被遭到了破坏,平衡的生态系统最先被打破。 1969 年,美国地质调查所率先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 环境地质组” ,随后建立了相关的环境地质研究机构。英、德国家紧随其后,也纷纷成立了相应的研究机构。如今环境地质的研究已在这些国家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学科,为欧美国家解决经济发展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积累了大量治理环境问题,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经验。当今,国际上建立了全球气候观测系统,全球海洋观测系统及全球陆地观测体统, 制定了国际生物学计划 BP )生物多样性计划等研究,从不同空间、海陆相结合,为科学预测,研究气候演变提供了系统的认识。国外气候学研究主要根据不同的侧重点,分为生物多样性研究,孢粉学研究,大气沉降,泥炭沼泽等研究方面等。通过前人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主要包括: Penk 和 Bruckner 提出的 4 次冰期理论,米兰科维奇冰期理论,新仙女木事件, Heinrich 事件等一系列的短期气候颤动, Dansgaard- Oeschger 事件,即 D-O 旋回等。随着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高分辨仪器的应用,提高了气候研究的精准度

常州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孢粉组合及古环境演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