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pdf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广西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
姓名:陈祖权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
指导教师:倪业群
20070101
[摘要]运用刑罚惩治与预防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已成为国际社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发
展趋势。1995 年世界贸易组织通过的《与贸易有关(包括假冒商品在内)的知识产权协
议》第 61 条提出,“全体成员国均应提供刑事程序及刑事处罚,至少对于有意以商业规模
假冒商标或对版权盗版的情况是如此。可以采用的救济包括处以足够起到威慑作用的监
禁,或处以罚金,或二者并处,以符合适用于相应严重罪行的惩罚标准为限。在适当场
合,可采用的救济还应包括扣留、没收和销毁侵权商品及任何主要用于从事上述犯罪活
动的原料和工具。成员可规定将刑事程序适用于侵犯知识产权的其他情况,尤其是有意
侵权并且以商业规模侵权的情况。”
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 WTO 的成员,理应履行国际公约所规定的义务。在
过去近三十年的时间里,我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取得了有目共睹
的成就。但是,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刑法保护与 TRIPS 协议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在打
击犯罪、制裁侵权方面仍有大量的立法、执法与司法问题急需研究解决。
本论文以研究知识产权刑法保护为内容,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言,包括选题的缘由、研究的现状、研究的思路、主要内容及重点、
研究的方法以及文章值得肯定之处。
第二部分:国(区)外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国(区)外知识产权刑法保护在指导
思想上偏重于私人财产权,其知识产权刑法保护大体存在附属刑法规范立法模式、刑法
典或单行刑法立法模式和结合型立法模式三种,而以第一种模式为居多。其保护范围不
断扩大,在很多情况下,不仅侵犯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和商业秘密要承担刑事责任,
而且侵犯外部标志、商号、货源标记、原产地名称、半导体、植物新品种等,也可能要
承担刑事责任。与保护范围的广泛对应,国(区)外侵犯知识产权的罪名体系丰富而严
密,不仅对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规定了一系列罪名,而且对单纯侵犯知识产权管理
制度的行为也独立设置了诸多罪名。国(区)外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一般为行为犯,行为
方式包括未经权利人许可,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以及单纯侵犯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
行为,在主观方面以故意为原则,但也包括过失。在刑罚设置上,国(区)外普遍强调
轻自由刑,比较注重经济制裁,并突出对犯罪分子从事相关业务资格的剥夺。
第三部分:我国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现状与不足。我国已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知
识产权刑法保护体系,尤其是《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
的解释》的出台,大大强化了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但我国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尚有欠
缺。指导思想上,过渡偏重于知识产权的管理而对私权保护有所忽视;立法模式单一,
造成附属刑法形同虚设;侵犯知识产权罪类型不完整,主要局限于传统的知识产权保护
范围,对于因新兴技术的突飞猛进而出现的新权利类型未给予应有的关注,在罪名上也
存在遗漏。罪状设计上的结果犯模式导致责任难以追究,主观要求过严,缩小了犯罪圈。
刑罚设置缺乏针对性,过于偏重自由刑的使用,罪刑结构有失衡的现象,无限额财产刑
更是有悖于罪刑法定原则。追诉机制上,公安机关获取的情报线索少,案源不多,侦查
工作开展困难,加上知识产权鉴定的混乱与国际司法合作的滞后,以及司法证明标准的
把握不当,大批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进入不了刑事司法的门槛,放纵犯罪。在罪名
适用上,囿于司法解释的局限、“非法出版物”与“非法经营行为”之含糊宽泛,司法实
践中侵犯知识产权罪的罪名虚置甚至落空。
第四部分:我国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完善。合理地组织对侵犯知识产权的刑法反映,
我国应变革指导思想,在价值取向上适当向权利保护偏移;改采结合型立法模式,充分
发挥附属刑法规范的作用;完善侵犯知识产权罪的罪状设计,增设非法实施专利罪、进
出口侵权货物罪、反向假冒商标罪、侵犯商号罪、侵犯地理标记罪、侵犯知名商品特有
名称、包装、装潢罪、侵犯著作人身权犯罪、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罪、侵犯中药品种权、
侵犯布图设计专有权罪等罪名,加强罚金刑的规定与适用,适度降低自由刑的最高刑期,
增设资格刑,形成“严而不历”的刑法结构。同时还要加强相关部门的工作衔接,加强
与国外执法机构和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科学掌握证明标准,健全知识产权鉴定制度,
以畅通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追诉机制。最后要利用轻法的封锁作用,在量刑符合罪刑均
衡原则的基础上突出侵犯知识产权罪的罪名适用。
第五部分:结论。我国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指导思想、立
法模式、罪名、罪

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orange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4-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