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濂竹乡增收工作情况总结.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濂竹乡增收工作情况总结过去时间,濂竹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指导思想,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切实激发党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全力融入“五美共建”发展大局,坚定生态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提升产出效益,努力实现增收工作目标。现汇报如下:一、巩固主导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全力拓宽农民持续增收渠道本乡地无三尺平,立地条件非常特珠,发展规模产业空间十分有限,面对现实情况,我们不断转换思路,寻求新的发展,制定了“一个突破、二块培育、三大巩固”的发展规划,点位制定帮扶措施,全程跟进确保落实,合力保障实现增收。预计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达到12000余元,与去年相比增长25%左右。。本乡外出务工群体经过多年艰苦拼博、市场历练和资产积累,长期形成“抱团创业”的竞争优势日异显现。在此基础上,我们不断加大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培训力度,利用春节期间外出务工创业人员返乡欢度佳节的机会,分村举办“行业行规、连销经营、务工技能”等各类有针对性的培训9场,参加培训人数达580人。同时,引导外出务工创业人员成立联谊会和老乡会,如在武义成立了由义乌、永康、金华等周边地区80多人参加的老乡会,在杭州成立了杭、嘉、湖等城区70多人参加的同乡联谊会,结合各个民间组织召开座谈联欢会的机会,派员前往参加指导,宣传教育外出务工创业成功人士继续发扬互帮互助、信息共享、携手发展的优良传统。有力促进了务工创业一族突破了“小打小闹、东奔西撞”的局面,撑起农民增收“半壁江山”的务工产业更加稳固,后劲更足。据初步预测统计,全乡长期外出务工创业人员达1320人,季节性外出务工人员达500余人,全年务工产业收入将达1550余万元,%左右。。针对本乡有限的农业产业发展空间,我们在探索中求发展,在实践中求突破,采用“一户一策”的帮扶措施,充分挖掘农民创业智慧和才干,不断夯实新兴产业发展基础,着力增强农业产业发展空间。一是精心培育复合型种植产业。经过多年农业产业发展的实践经验积累,我们找到了实现耕地效益最大化,充满市场潜力的农产业发展模式。其一是发展高山蔬菜+中草药材的复合型种植模式。自从前年我乡横坑村农户鲍周利引进西红花种植成功后,以其为龙头的遂昌县嘉亿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已经局部推广春夏季种植高山蔬菜,秋冬季播种西红花的种植模式。今年我们规划发展高山蔬菜+中草药材种植基地80余亩,有力提高农户耕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其二是发展果蔬大棚+蔬菜大棚的复合型种植模式。早几年我乡引进了黑蕃茄种植成功,30余亩黑蕃茄大棚种植效益和销售渠道一直比较稳定。在此基础上,去年我们尝试黑蕃茄收获后种植高山芹菜取得成功,每亩产值可达7万余元(其中黑蕃茄5万元,芹菜2万元),今年我们将进一步积累种植经验,扩大种植面积,拓展营销渠道,做好复合种植文章。努力把复合型种植培育成全乡的支柱产业,这是我乡农业产业发展的希望,也是我乡今后促进农户增收的努力方向。二是精心培育农家乐富农产业。全力帮扶投资企业完成黄金谷旅游综合开发项目的漂流续建工程建设和项目正式开业审批工作,引导项目投资方和所辖村村干部树立发展远见,以实现企业发展与农户增收共赢为目标,有效解决了本乡农民在家门口季节性就业60余人,人均创收8000余元。同时,我们统筹分析了景区所在地刘坑村人文、居

濂竹乡增收工作情况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35 KB
  • 时间2020-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