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三借芭蕉扇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6个生字,理解有关词语。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默读,复述课文。 ,了解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经过。 ,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过程与方法: ,认读生字,理解生词。 ,默读课文,了解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经过。 ,了解作者刻画人物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孙悟空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精神。培养阅读兴趣、习惯。教学重点: 了解三借芭蕉扇的经过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孙悟空这一人物的精神品质。教具: 孙悟空的图片、录像片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复述,了解课文主要内容,通过引导学生品读感悟,了解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二、整体把握 :三借芭蕉扇,孙悟空每一次是怎样借的? ,交流三、精读课文 。 ,描写孙悟空言行句子和三次借扇的经过。 :三次借扇你对他那一次满意? 四、交流读书收获,感悟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和作者的表达方法。 。 ,抓住“孙悟空的言行”,评“孙悟空”。(1)指名读第 3~5自然段。品读语句。指名分角色读(2)指名读第 6~15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表演这一部分内容。(3)指名读第 16~22自然段。找句子,读一读,仔细体会。评孙悟空。(有勇有谋、不怕困难、勇于斗争) 谈对“三次”借扇的看法。五、总结作者抓住了孙悟空的语言、动作进行描写,使孙悟空这一机智灵活、不怕困难、勇于斗争的形象栩栩如生,也使故事生动有趣。我们应该学习作者的这种表达方法。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26.三借芭蕉扇》WORD版教案.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