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特色村发展规划.doc某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特色村发展规划某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特色村发展规划发表时间:2007-10-3020:36:24某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特色村发展规划按照《zzz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文件》(z农领发[2007J9号)精神,经过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确定六间房村为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色村,并制定从现在始到2010年发展特色村规划如下:一、基本情况zzz村距zzz子镇政府所在地东偏北方向5公里处,全村地域总面积16898亩,有2个自然屯,405户,1627口人。全村有耕地面积12787亩,土质肥沃,适合粮食生产,。近年来,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大修农田水利工程,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因地制宜发展水稻生产,总面积达到6000亩,是著名的水稻专业村,优质大米畅销全国,正在申请“绿色产品”证书;大量粮食生产带动了农业机械化发展,全村有水稻联合收割机台,有水稻插秧机台,有小四轮台,有链轨拖拉机台,有灭茬机台,有脱粒机台,基本实现了粮食生产机械化,被zz市政府命名为“农业机械化专业村”;该村林业发展也比较突出,现有林地2500亩,去年与zz村一起被命名为“万树村庄”;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4140元。该村基础设施比较完善,高赵公路横贯东西,油路建设正在进行,已经实现“五通",设施建设和特色村推进建设。预计投资万元,完善文化广场设施建设,购进健身器材1套10件,组建1支文艺宣传队伍,培育一批文艺宣传骨干;完善“四厅”,对群众开放,取得实效;继续完善“万树村庄”建设,消灭绿化死角;加强“三品”生产监督检查,申请“三品”生产证书;扩大养殖小区规模,完善新型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继续引进新型农机。2009年(攻坚发展阶段):基本完成示范村和特色村建设。要实现文化设施齐全,利用效率高,群众满意度高;“三品”生产面积达到耕地面积的%,以优质产品占领市场,创造高附加值,实现生产发展,农民增收;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操作取代人工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和操作质量。2010年(巩固提高阶段):把握建设标准,总结经验并在全镇推广。四、 基本原则1、 坚持发展生产力,促进农民增收的原则。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2、 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意愿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引导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强迫命令,不搞形式主义°3、 坚持以人为本、务求实效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4、 坚持全而参与,各方配合的原则。要坚持发挥全镇各方而的的积极性,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政府投入,部门配合,政策驱动,农民参与相结合的动作机制,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五、 主要措施1、突出特色,培育支柱产业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要求,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农业生产布局,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经济效益,主要以农业企业为龙头,以项目为支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扶持引导朝产业化方向发展,起到规模效益和示范效应。一是抓好种植结构调整,在稳定粮食的条件下,大力发展水稻、棚菜等经济效益好的特色产业。二是依靠广阔的市场发展畜牧业,引进和培育优良品种,发展龙头企
某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特色村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