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轻轨电车未来发展趋势.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专业知识分享版使命: 加速中国职业化进程现代轻轨电车的发展从 1950 年以来不曾间断过,近期的进化脉胳可归纳为下列八个方向。 (Double Skin Large Extrusion) 甚至 FRP 制造。大型铝挤型车身比传统车身轻 35% ,工时缩短 40% ,但需要铝挤型另件及接合扣件及组合方法的设计经验。 800 0 吨压机及特殊模具更是不小的投资。欧洲地区以瑞士商 Aluswiss 为佼佼者。亚洲地区的日本及韩国都有能力生产挤型车身。 FRP 除了可提供一体成型的车头造型及精美内装外,更是逐渐被应用到次结构甚至主结构制造。 、低噪音机件及弹性钢轮(Rubber-cushioned steel wheel) 的使用,以满足日渐严格的车内、外噪音规格(70db 以下) 。对于更小转弯半径(15m 以下) 的轮轨噪音防止更是重点。 (One dimensional) 的交通工具( 沿固定轨道行驶),与汽车或巴士等二度空间(Two dimensional) 交通工具相较是更安全, 更不具威胁性的, 因此很适合在一般道路行驶,此亦称之为 C 型路权。国外甚至有轻轨徒步区(Transit Mall) 的规划(图 1), 让轻轨车与行人共享路权, 可见亲和性在轻轨运用的重要性。从内装设计的角度来看;轻轨车要能让乘客感到方便。因为城市人口年龄层老化已经是事实而且越来越严重,如何让老年人或推着婴儿车的主妇方便上下车,是车身设计要考量的。由于轻轨车每 200~800 公尺可设招呼站,但是市区不可能设置月台,因此 100% 低底盘(约 30~35 公分) 的车体已经是现代轻轨的标准规格。供轮椅上下车的自动坡道或升降门亦是不可或缺的配备。 ,车体设计皆以模块化的概念,依运量需求做长短列车的组合。如果乘客多,则组合成 5~ 7节车箱;否则以 2~ 3节短列车因应。甚至多样化车头造型也成为一个模块,可供顾客自行组合中意的列车。 、陕窄的都会丛林中穿梭。例如瑞士苏黎世的古老街道转弯半径只有 公尺,一般的轨道车辆的转弯半径是 200 公尺以上,近期的轻轨车利用关节联结(Articulation) 将短车厢串联成蜈蚣状,可专业知识分享版使命: 加速中国职业化进程大幅提升轻轨车在古老街道穿梭的灵活度,联结器(coupler) 只运用在列车前后, 供串联或拖吊使用。

轻轨电车未来发展趋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gs3586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