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doc浅谈“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浅谈“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这是党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党的组织路线和干部政策的丰富发展,是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对于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既是中央的要求利各级党委、组织人事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当前社会各界热议并拭甘以待的关注点。正确认识实质内涵德是才的统帅,才是德的支撑,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古来智者在用人上都主张“才德兼备,方可任用”。有人将才比喻为刀,认为刀本身无所谓好坏,恶人用以行凶杀人,医生用以做手术救人,关键在于执刀人的德行如何,正所谓德有善恶,才无好坏,“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宋代司马光曾根据德才情况将人分成四类,德才兼备的叫做“圣人”,德才全无的叫做“愚人”,德胜过才的叫做“君子”,才胜过德的叫做“小人”,他认为选人用人须重用圣人、君子,倘若无圣人、君子,宁可用“愚人”也不用“小人”。明代洪应明也主张“应以德御才,勿恃才败德”。历史经验证明,一•个人如果有德有才,才由德御,就会充分为善,造福社会,成就事业。德和才在理论上是两个范畴的概念,但在实际中又是辩证统-的,既要重德也要重才,要以“德”为前提、“德”为先决,但也决不能忽视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我党一贯的用人路线。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挑选领导干部,不管老中青,都要看他是不是肯干,是不是能带头吃大苦耐大劳。这是第一条。当然还要有头脑”0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我们党的干部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当前,我们应对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应对世所罕见的困难和风险,紧紧抓住并用好我国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mu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拥有一支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不移信仰马克思主义,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德为先,正是这一现实的客观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需要,是判断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标准,决定着党的兴衰成败。要带头做到先觉先行领导干部能否做到为政以德,对于确保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人手中,对于确保我们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具有决定性作用。领导干部是否有德,是否切实树立和践行科学发展观,不仅关系到个人的修养素质,更关系到人民福祉、国家兴衰。事实证明,人有良好德行,才能敬业向上,积极进取,精益求精;人若无德,其才就如无本之木,难以丰茂。领导干部必须要不断加强道德修养,牢记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清正廉洁,干干净净为人民干事。要充分认识“德有才以辅之,才有德以主之”,使德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要会“观德”,要经常看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个领导干部是否做到为官以德,群

浅谈“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ssmppp
  • 文件大小46 KB
  • 时间2020-06-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