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基地建设规划方案辉南县实验小学劳动实践基地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为全面落实国家三部委《关于加强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建设的意见》及省颁《吉林省中小学劳动教育技术大纲》,扎实有效开展好我校综合实践教育工作,丰富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内容并实现资源共享,发挥校外实践基地的多功能作用,搞好社会实践和劳动技术教育两部分内容的教学工作。根据省市县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规划方案。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工作的有关精神,牢固树立勤工俭学“育人、服务”的工作宗旨,加强学生劳动实践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加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劳动实践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二、工作思路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师生对新形势下开展劳动技术教育工作的认识,进一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努力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挖掘潜力,整合资源,使劳动实践场所建设步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三、目标及任务:、提高基地的建设水平,使基地美观、实用。、提高基地的示范作用、育人功能和社会服务水平。、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家乡的情感。、“以育人为主,创收为辅”,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劳动技能。四、领导机构:为了保证我校劳动基地建设有序高效运行,学校建立了以一把手校长为组长,有关班子成员和相关专业教师为成员的领导机构,具体如下:组 长:薛娟副组长:赵桂春成 员: 姜英忠 张冰 钟妍刘艳梅 李冰 郑立丽董丽 王晓勇五、建设方案:(一)建设与规划目标1、以学校原有的三处劳动实践基地——红领巾一条街、楼前楼后生态园、葡萄基地为学生劳动实践活动中心;坚持以实践基地为主要活动场所,广泛吸纳社会各界的资源支持,开发活动主题,搭建素质教育平台, 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确保学生,开展校外劳动实践活动。2、坚持采取学习、实践、研讨等途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研究和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3、坚持以活动项目为载体,信息技术为工具,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为指导,将道德教育贯穿整个活动过程的原则,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体现学生是活动主体,注重实践和反思的理念,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探索教学实施经验,全面指导我校的劳动实践活动开展。(二)建设内容与具体措施:学校紧紧围绕劳动基地建设与规划及《省颁劳动技术教育大纲》两条主线,充分利用班会、校本课组织学生有序参加劳动基地实践活动;将《省颁劳动技术教育大纲》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整合,在综合实践活动范畴内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促使基地活动满足教师和学生劳动技能的提升,牢固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从而使劳动技术教育更有实效。建设内容:1、加强已有的楼前、楼后生态园及葡萄基地的建设工作。今年我们将根据时令安排不同年级参加实践活动,通过观察花木不同季节
劳动基地建设规划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