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科举制度的利与弊.ppt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2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科举制度的利与弊第5组科举制度利?弊?.、清时期,殿试的一、二、三名,名称确定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科举制度的利与弊第5组旧时一副对联生动地描绘了中状元前后的境遇:旧岁饥荒,柴米无依。走出十字街头,赊不得,借不得,许多内戚外亲,袖手旁观,无人雪中送炭; 今科侥幸,衣禄有望。夺得五经魁首,姓亦扬,名也扬,不论张三李四,踵门庆贺,都来锦上添花。.▲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科举历史上第一个状元孙伏伽隋炀帝时的科举分两科,一称明经,另一称进士。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度的利与弊第5组▲唐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完备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科举制度的利与弊第5组武则天载初元年二月,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我国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开始,但在唐代并没有形成制度。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宋朝—▲明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明代乡试、会试头场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所以,一般读书人往往把毕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

科举制度的利与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相惜
  • 文件大小1.91 MB
  • 时间2020-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