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明代水西安氏土司与周边土司关系研究.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明代水西安氏土司与周边土司关系研究.doc明代水西安氏土司与周边土司关系研究[摘要]水西土司地处贵州西北部,作为西南地区延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在明代达到最盛。明代水西土司与周边的播州土司、水东土司等之间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政治地位和资源的争夺。在中央王朝的调控下,水西土司获得了更高的政治地位。研究水西土司与周边土司的关系对于更好地研究贵州地区民族关系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明代;水西土司;关系元明清时期为了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在云贵两省设立土司,水西土司就是其中之一。水西土司作为彝族历史上建立的政权,是彝族历史上的一个强大支脉,拥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一、“水西”的渊源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古老的少数民族,在周朝时期隶属于“卢夷之国”,后期属于西南夷中最大的夜郎国。历史上的彝族迁徙地区众多,从四川至云南在到贵州。“水西”之称是与“水东”相对而言的,两地以乌江上游的鸭池河为界。水西彝族迁入的时间最早可追溯到三国时期。蜀汉建兴三年,水西彝族头领曾出兵献粮帮助诸葛亮南征,被封为“罗甸国王”,从此建立了少数民族政权。唐朝时期,水西政权于龙朔三年被矩州刺史招抚,率众七千余户内附。而后朝廷将其分治设州,分而治之,其首领屡次受封于唐。唐代灭亡以后,转称臣于宋,被封为矩州刺史和姚州刺史。宋末后世以鸭池河为界,将其地域分为水东和水西两部分,自此有了“水西”之称。二、水西土司概况土司制始于元代,元代在全国设立行省,西南地区被分管与湖广、四川和云南三省。此地设有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等多种多层管理机构。由于此地地处西南山区、人口众多、民风彪悍,管辖不易,所以政府采取了土人做官。元朝时期,水西入贡,而后改称顺元路,其首领阿里成为顺元路军民总管兼宣慰同知,立总管府并任命埃里克为总管,在此地建立了土司制度,阿里夫人奢节曾反抗元朝统治,但是最终失败告终。此后在此地的统治机构变更为宣抚司。到明代蔼翠之后,赐姓安氏。自此安氏土司走向鼎盛时期,在纷繁复杂的政治中,水西安氏土司对中央政府和周边土司都存在和战关系。有明一代,普遍设立土司,思州田氏、播州杨氏、水东宋氏和水西安氏是当时的四大土司,尤以水西安氏最大。水西彝族采取的政治制度有其鲜明特色,它实行的是政权于族权相结合的“家支”制度,军事和行政组织相结合的“则溪”制度,“九扯九纵”的土官制度。“家支”制度是由男性祖先繁衍的后代组成,每个男性的小家庭为“房”,每“房”以下即为“支二一般来说,每传至九到十一代即分家,成为新的“家。循环往复,繁衍生息。“则溪”制度是水西安氏按照宗法制将土地分割开来,每一宗亲都占有一块土地,形成自己的统治范围和区域,这个区域即称之为“则溪”,意思为仓库。“则溪”代表着一级行政区划,其内部人民既是农民又是士兵,即“寓兵于农”的管理体制。“九扯九纵”制是明代以来,水西地区在原有官职的基础上,加之内地的官制影响而成,此制度强化了安氏土司对于水西地区的统治,增强了机动性和灵活性。三、水西土司与水东土司的关系明朝初年,水西土司和水东土司之间是相互联合的状态。水西土司蔼翠和水东土司宋蒙古歹皆降明,霭翠出任贵州宣慰使,宋蒙古歹为宣慰同知。两人之后由于子嗣年幼无力执政,由双方夫人奢香与刘淑贞摄政,双方互信友好。镇守贵州的明将马煜苦于没有借口消灭彝族土司在该地的统治。奢香偶有失误,马煜借此机会便欲“裸挞”奢香,同时使水西四十八部反抗,然后一举灭之。水东土司首领刘淑贞劝解水西地区

明代水西安氏土司与周边土司关系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64 KB
  • 时间2020-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