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社会与主义改造理论.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从新中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1949年--1956年),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征政治上: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经济上:形成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经济形态。文化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介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如何认识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结论: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一个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它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中国必须要走社会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社会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在民主革命时期已经明确。但是对于何时过渡?怎样过渡?毛泽东和党的其他领导人的认识经历了发展变化过程。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过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先搞工业化建设、再一举过渡1951年前后,党内大体形成了先用三个五年计划搞工业化建设,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共识。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的时间基本上完成到社会主义的过渡,而不是10年或者以后才开始过渡。——毛泽东在1952年9月中央书记处会议上的讲话大意1953年12月,毛泽东形成了关于总路线的完整的表述。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7月,中共七届四中全会正式批准这条总路线。9月全国一届人大把总路线写入宪法的总纲。(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总路线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化三改造”。“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50年代中期,我国为什么要走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必要性:第一,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一化”的必要性)第二,只有加快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才能适应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要求,发展社会生产力。(“三改”的必要性) 可能性:建国后三年伟大实践创造出的巨大成果为这条总路线的提出提供了可能。1、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2、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3、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当时的国际环境有利于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理论依据《共产党宣言》:无产阶级夺取资产阶级全部资本,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总量;《哥达纲领批判》:“政治上的过渡时期”;“不停顿革命”;暴力没收和和平赎买;列宁: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领导权;民主革命终结就是社会主义革命开始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阶段;存在一个相当长的过渡时期

社会与主义改造理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一叶轻舟
  • 文件大小537 KB
  • 时间2020-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