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工程制图”教学模式实践与剖析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第二炮兵工程大学教学改革项目研究成果。“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深为人们诟病,但是采取何种新教学模式以及新教学模式所带来问题也一直在研讨之中。增加互动环节,例如提问与回答,似乎对“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有所改进,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它并没有根本改变旧有教学模式,学生不参与课堂、脱离课堂、突击考试问题依然很严重。相比较而言,研究性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进而调动创新积极性,培养创新意识。[1]“工程制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课程,比较容易体现学员创新意识,因此在这门课教学实践中,尝试建立开放式教学体系,获得初步成果。但在现有体制下,有一些问题依然值得深思与剖析。一、建立开放式教学体系所谓开放式教学体系,是相对于目前局限于教材、课堂旧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师提出课题后,充分利用图书馆、社会实践等所能利用资源,实现教学新模式。开放式教学体系是以研究性教学为基础。研究性教学核心是:“学习与研究相结合”,[2]把创新性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开放式教学体系以研究性教学为基础,要求学员利用图书馆等资源进行相关研究,并在图纸上展现自己研究成果。开放式教学体系是以协同式教学为核心,是一个开放系统动态概念,它包含了合作学习与协作学习这两者。[3] ,教员划分适当学习课题。课题确定必须有一定创新性、趣味性与难度,目是吸引学员有兴趣与积极性来共同解决问题。这种方式使教员摆脱重复教育困扰,(大量概念性、基础性内容学员已自行消化)也迫使教员必须站在学科前沿来进行教学,因为若不能站在学科前沿来进行教学,也很快会被拥有自主学习意识学生所淘汰。所以这种方式给教师带来压力,促使教师不断推陈出新,满足教学需要。学生活力也会给教师科研带来源泉与动力。就“工程制图”课程而言,笔者尝试把其划分为3个专题:零件设计及表达、连接件设计及表达、装配图设计及表达。基于上述专题,要求学生进行开放式创新设计,例如设计简易书架、旋转窗户等学员感兴趣阶段性课题。这些课题涉及螺纹连接、零件表达、装配等知识,甚至也包括焊接、材料等相关内容。在教师指导下,学员查阅了大量资料,对其设计条件进行优越性对比,确定自己方案,给教师提供相关论文或设计图纸。 ,主要是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所讲内容,眼光局限于教材。[4]积极开展协同学习可以直接提升个人学习力、团队学习力与组织学习力。[5]而采用学员协同式自主学习,在阶段性课题下,学员需要涉及大量资料内容,仅靠一个学员被动学习、消化显然是不可能实现。另外自己学习,不涉及他人,也减弱了学员学习动力。因此,可以让学员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由学习小组组长划定,每个人负责一部分,各部分不相同,各成员相互协作来完成指定课题。学习好学员自然深受欢迎,成为小组灵魂人物。不积极学习总是耽误工作学员就很不受欢迎,这种状况也迫使他投入学习中,按节点完成相关任务,并迅速找到适合自己工作任务。从学习时间上,组长必须保证在教员提出时间节点前留有相互交流时间,也就是说学习小组个人在最短时间内要完成好自己局部任务,而且还有责任将大量信息条理化,保留自己认为最有价值内容,以最准确、快捷方式传达给学习小组内成员。这一过程首先对分组协作提出要求,只有协作
开放式“工程制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