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刍议.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刍议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也是当今建立与谐社会道德基础,它对于社会与个人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发展,人们价值观念随之发生变化,传统诚信观念正在遭受破坏,社会诚信危机出现。在社会诚信危机汹涌潮水面前,大学校园这片净土也未能幸免于难。虽然从主流上看,大学生诚信素质普遍较高,整体诚信评价也普遍较好,但是目前大学生诚信状况却不容乐观,大学校园里诚信缺失现象频频出现,而且有着加剧之势。大学校园之所以出现不能令人满意诚信现状,既因为社会诚信危机不良影响,家庭教育偏颇,又因为大学生成长过程中自身道德修养欠缺,更因为学校道德教育不力。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当一个社会对现实道德状况不满意时,它首先应求助于教育。可见,作为大学生直接培养与教育者,学校对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负有不可推卸责任。要改善大学生诚信现状,学校首先应给力。一、学校对大学生诚信教育不力表现 。有学者认为,大学真正成就是使大学生个人在道德与精神上得到完善。人之所以立,德为其先,大学生第一要旨是学做人,而做人必须先立德。立德必须以诚为本,以信立身。大学生之所以出现不能令人满意诚信现状,有众多复杂原因,但学校道德教育自身存在问题不容忽视。学校德育存在着将道德认知当做道德行为认识偏差,把德育主要任务定位于道德认知能力培养上,认为只要教育者把思想道德观念与价值概念讲给学生听,学生就能获得相应品德。实际上,学生从接受思想道德观念到形成道德品质是一个长期、反复过程,必须经过学生自己道德思维水平提高与道德能力形成,学生道德素质才有可能形成,否则就会出现这样现象:很多学生能够背诵大量关于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概念,而在道德实践中却表现出不讲道德。诚信品质培养是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统一,道德认知要通过内化为道德情感,再通过道德情感外化为道德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影响因素,因而在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是不能简单地画等号。 、方式方法简单。长期以来,高校德育一般多按照传统道德要求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不能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只关注道德规范本身,教育方式方法过于简单,教育内容陈旧且缺乏针对性,缺乏能体现当前时代特色、与市场经济相适应道德素质,诸如诚信意识、公平竞争意识、团队协作意识等。(1)重“教”轻“育”。“教”只是传授知识,“育”则是培养健全人格。诚信教育是一种价值引导,是一种道德规范学习。德育目是让人们了解并掌握为人之道。目前高校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往往是通过课堂讲授方式来进行,将诚信教育限制于狭小课堂教学空间,远离了学生生活世界。讲授时重在知识传授,这些知识以理性知识为主,试图在“认知积累”与“规则传承”中造就个人诚信品质,使得高校诚信教育远离了大学生集中生活校园环境,走向了“科学化”。这种诚信教育,只能使诚信停留在认知上,忽视了诚信体验、实践与反省,使诚信教育走向了“科学世界”,而远离了“生活世界”。(2)重灌输轻引导。目前高校德育方法仍然停留在原理灌输、规则阐述上,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与主体人格,将诚信教育等同于诚信知识积累、诚信规则传承,试图通过对诚信规范强制灌输与全盘接受造就个人诚信品质。这种理性化教育过程,使诚信教育脱离了大学生“生活世界”。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地位及社会角色决定了其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思想与行

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刍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erterye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0-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