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评价在英语教学中运用《英语课程标准》(2002:121)中提出:形成性评价是通过多种评价手段与方法,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兴趣、态度、参与活动程度做出反馈,对他们语言发展状态做出判断,对他们学习尝试给予肯定,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外语教学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而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由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与文化意识五个方面构成。那么,以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为目标形成性评价在内容上也应该包括这五个方面。形成性评价不能只关注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还必须关注学习过程本身;不能只关注策略、情感、意识等方面表述性知识,还应该关注这些方面在英语学习中操作及运用。只有这样,教育者才能通过有效形成性评价,持续掌握学生学习英语情况,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及运用语言能力。一、形成性评价特点决定其在英语教学中有极其重要意义。 ,促进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形成性评价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持续性评价,它作用在于促进学生发展而不是区分学生优劣。每一次评价不仅是对前一段活动总结,更要对下一段活动提出要求。学生根据评价,既了解自己在之前一段学习过程中取得进步,又明白自己仍有哪些不足,需要改进,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求知欲望,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兴趣及解决问题自主能力。例如:当学生回答完如何保护环境问题,但又不全面时,教师不要简单地使用“good,great,welldone,goodjob.”等口头评价语言,因为这种纯英语评价语言缺乏对内容实质性评价。如果教师能够丰富一下自己评价语言,用“.”这样评价,既肯定了学生回答,又对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引导学生进行更多、更广思考,让学生对这一话题兴趣持久地延续下去。 ,促进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提高。以往终结性评价只重视学生书面测试成绩,而形成性评价任务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取得成绩、反映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作出评价。也就是说,这种评价方式内容必须涉及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后四者需要对语言进行交际运用才能得以体现。在形成性评价过程中,评价者为被评价者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与综合性学习信息。一般情况下,学生作为被评价者能利用这些全面评价信息,完善使用语言策略,强化跨文化交际意识,从而提高综合运用语言交际能力。 ,促进学生学习信心增强。学习者在学习评价中不只是评价客体(既评价对象),还应是评价主体,参与评价过程各个环节。光有学习者自我评价还不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学习过程,还要有他人评价。这就意味着评价主体可以是学生、同伴,或者是教师,甚至是家长。只有将评价主体最大限度地扩大,评价才能更全面、更公正。让学生参与评价,得到自我及他人肯定,增强学习自信心;或对同一问题提出不同见解,完善自我及他人知识体系,一举两得。教师评价不仅要关注全体学生,更要关注个别学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与潜能。对有优势学生要及时肯定,鼓励其带动他人;对有劣势学生要及时鼓励,适当调整标准,增强其学习耐心及信心。这样,学习成绩好学生能体验到成功欢乐,成绩差学生也能重拾信心、积极参与。家
形成性评价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