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成本控制与现场改善成本要素分类(按成本机能划分)制造成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成本三费用之和,又称为现场成本。销售费用:办公窒成本,为产品销售所发生的成本。管理成本:办公室成本,企业为运营所发生的内部管理费用。(按成本性质区分)直接人工:产品制造所耗用之劳动价值,以薪水工资的支出为代表。原料成本:制造产品所耗用的材料或原料的价值。制造费用:扣除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之外的成本(折旧、水电、福利、租赁、修缮、出差等费用)。(按生产能量的关系区分)固定成本:不受生产量的增减变化影响,使原维持定额的成本要素也随之发生变化成本(如厂房租金等)。变动成本:随生产量的增减而成比例增减的成本(如直接原材料等)。半固定成本:在一定产量范围内的维持的成本,而一旦超出范围成本就发生跳跃增加(如设备折旧等费用)半变动成本:在产量为0时便已发生的固定成本,然后随产量的增减而随之成比例增减的成本(如水、电费用)。降低成本的要点直接人工成本要点: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对策:1、进行作业方法研究和5S活动,降低无效劳动提高生产效率。2、进行人机工程研究,进行一人多机管理。3、强化工艺研究,缩短生产周期。4、完善设备预防保养管理,减少停机时间,提高设备运转可靠性。5、提高加工一次合格率,减少不良品的返工数量。6、做好计划管理,降低换产、待料等停产时间。原料成本要点:提高原料出产率对策:1、加强质量管理,减少不良品的产出和返工。2、提高设备的完好与精确程度,降低产出不良的损失。3、提高工艺水平,减少原材料的损耗。4、做好现场管理,减少跑、冒、滴、漏的损失。5、做好生产计划,降低换产换料的损失。6、加强供应商管理,降低进料成本提高进料品质。制造费用要点:1、提高固定费用分摊率2、加强非产品费用的管理对策:1、提高销量产量,以降低每件产品的固定成本分摊额。2、提高库存利用率,降低库存资金成本。3、加强文具、劳保用品管理,节约费用。4、加强日常管理,以降低不必要的开支(如随手关灯、关水等)。5、做好投资管理,避免与产能与产出需求不匹配而提高成本。企业的生产活动、努力方向和方法生产型企业的活动流程原料搬运加工检验搬运成品销售资源商品生产体系不懈的追求:生产资源总合效率的极限生产最首要的工作:建立可控的标准化过程与数据并不断进行优化工作的简化:1、建立积极性的管理模式,促进工作不断优化提升。2、工作简化的对象和目标:人员(缩短工时、提高效率、轻松愉快);原料:(改善材料种类、用量以及供应);机器:(尽量最大限度的使用每一个设备的能力)。生产效率的意义:1、质的提升活动(加强品质活动,减少不良与人工整修,以防止质量不稳)定问题;推行无人化活动,追求无人运转的条件,进而达到无人化目标)。2、量的扩大活动:1、提高设备效率,提升单位时间产量2、提高人的效率,提高每人照顾的机台数与省力性。3、提高管理效率,防止断料和物流损失。生产资源管理4M+1I:1、MAN管制行为(建立基础教育、培训、奖惩等的机制)2、MATER管制源头(控制各种问题的源头)3、MACHINE管制状态(保证所有生产要素随时处于最佳状态)4、METHOD管制标准(控制生产要素的作业标准)5、INFORMATION管制信息(有效掌控生产中的各种信息,做到可预见管理)生产管理绩效指标:1、生产效率=实际产量÷(标准产量×有效时间)×100%2、原料出口率=(实际产量×标准用料)÷实际原料耗用×100%3、时间利用率=(可生产工时-停产工时)÷可生产工时×100%人×方法×原料×设备效率出口率利用率90%×90%×90%实际生产力=%四、5S与新生产革命1、5S与节约5S是效率的基础5S彻底消除生产中的十大损失:1、动作的损失;2、搬运的损失;3、寻找的损失;4、等待的损失;5、平衡的损失;6、换产的损失;7、速度的损失;8、品质的损失;9、库存的损失;10、跑、冒、滴、漏的损失整理:要与不要的东西分开,工作现场不要放置不需要的东西。整理筛选的依据和要点:1、使用的时间周期2、良品和废品3、整理一定要持续不断的进行下去(有计划的周期性整理)整顿:让需要的东西摆放在任何人立即可以取出拿到整顿的目的、要点和方法:1、提高利用率2、定置管理(研究定置点和定置方式的最优化)3、看板(目视)管理(显现、传递信息)清扫:工作场所保持没有垃圾,没有脏东西,没有污秽物。清扫的作用:1、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2、为下一次工作创造条件3、显现设备、工作的异常清洁:将整理、整顿、清扫工作彻底、持续性做好。素养:1、形成机制长久保持成果。2、养成能够正确执行所决定事情的习惯。3、形成机制做好5S工作,做到预防和消除异常的发生。2、5S的推动先期准备:1、执行决策与实施计划的导入,从上到下全面动员。2、成立推动小组,高阶主导,订立推行时间
生产成本控制与现场改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