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二:某联合体承建非洲公路项目得失败案例我国某工程联合体(某央企十某省公司)在承建非洲某公路项目时,由于风险管理不当,造成工程严重拖期,亏损严重,同时也影响了中国承包商得声誉。该项目业主就是该非洲国政府工程与能源部,出资方为非洲开发银行与该国政府,项目监理就是英国监理公司。在项目实施得四年多时间里,中方遇到了极大得困难,尽管投入了大量得人力、物力,但由于种种原因,合同于2005年7月到期后,实物工程量只完成了35%。2005年8月,顷目业主与监理工程师不顾中方得反对,单方面启动了延期罚款,金额每天高达5000美元。为了防止国有资产得进一步流失,维护国家与企业得利益,中方承包商在我国驻该国大使馆与经商处得指导与支持下,积极开展外交活动。2006年2月,业主致函我方承包商同意延长3年工期,不再进行工期罚款,条件就是中方必须出具由当地银行开具得约1145万美元得无条件履约保函。由于保函金额过大,又无任何合同依据,且业主未对涉及工程实施得重大问题做出回复,为了保证公司资金安全,维护我方利益,中方不同意出具该保函,而用中国银行出具得400万美元得保函来代替。但就是,由于政府对该项目得干预往往得不到项目业主得认可,2006年3月,业主在监理工程师与律师得怂恿下,不顾政府高层得调解,无视中方对继续实施本合同所做出得种种努力,以中方不能提供所要求得1145万美元履约保函得名义,致函终止了与中方公司得合同。针对这种情况,中方公司积极采取措施并委托律师,争取安全、妥善、有秩序地处理好善后事宜,力争把损失降至最低,但最终结果目前尚难预料。该项目得风险主要有:外部风险:项目所在地土地全部为私有,土地征用程序及纠纷问题极其复杂,地主阻工得事件经常发生,当地工会组织活动活跃;当地天气条件恶劣,可施工日很少,一年只有三分之一得可施工日;该国政府对环保有特殊规定,任何取土采沙场与采石场得使用都必须事先进行相关环保评估并最终获得批准方可使用,而政府机构办事效率极低,这些都给项目得实施带来了不小得困难。承包商自身风险:在陌生得环境特别就是当地恶劣得天气条件下,中方得施工、管理、人员与工程技术等不能适应于该项目得实施。在项目实施之前,尽管中方公司从投标到中标得过程还算顺利,但就是其间蕴藏了很大得风险。业主委托一家对当地情况十分熟悉得英国监理公司起草该合同。该监理公司根据非常熟悉当地情况,将合同中几乎所有可能存在得对业主得风险全部转嫁给了承包商,包括雨季计算公式、料场情况、征地情况。中方公司在招投标前期做得工作不够充分,对招标文件得熟悉与研究不够深入,现场考察也未能做好,对项目风险得认识不足,低估了项目得难度与复杂性,对可能造成工期严重延误得风险并未做出有效得预测与预防,造成了投标失误,给项目得最终失败埋下了隐患。随着项目得实施,该承包商也采取了一系列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项目得进展,但由于前期得风险识别与分析不足以及一些客观原因,这一系列措施并没有收到预期得效果。特别就是由于合同条款先天就对中方承包商极其不利,造成了中方索赔工作成效甚微。另外,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由于中方内部管理不善,野蛮使用设备,没有建立质量管理、保证体系,现场人员素质不能满足项目得需要,现场得组织管理沿用国内模式,不适合该国得实际情况,对项目质量也产生了一定得影响。这一切都造成项目进度仍然严重滞后,成本大大超支,
风险案例分析案例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