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岗位危险源辨识培训课件.ppt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2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安全月之岗位危险源辨识培训2020/6/271第一讲:危险源辨识 第二讲:危险源的监测、预警本课件分为二次培训2020/6/272目录一、危险源辨识二、危险源的监测、、危险源(1)、危险源的定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2)、危险源的理解危险源通常理解为能量物质,或者能量物质的载体。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对于环境而言,危险源又常常被称作环境因素。通俗的讲就是危险危害因素是从哪里产生的,是什么东西,处于一种什么样子。例如:乙炔它本身也是一种危险源,,无任何能量引发即会爆炸;例如:工作场所的粉尘也是一种危险源,得不到治理超标会使是人致病或发生爆炸。第一讲:一、危险源辨识(3)、危险源分类A、按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分类第一类危险源:能量、危害物质。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危害物质的意外释放是伤亡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是最根本的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失控。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失控因素,主要包括物的故障、人员失误、环境因素和管理缺陷。B、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依据:国家《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物理性化学性生理、心里性生物性行为性其他一、危险源辨识(4)、危险源辨识内涵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危险源辨识不包括对危险源的识别,而且必须对其性质加以判断。危险源辨识不同与隐患排查,隐患排查是检查已经出现的危险,排查的目的是为了整改、消除隐患。而危险源辨识是为了明确所有可能产生或诱发风险的危害因素,辨识的目的是为了对其进行预先控制。隐患是危险源失控的结果一、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隐患排查注意:危险源辨识常用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工作任务分析法;直接询问法;现场观察法;查阅记录法等。常用系统安全分析法主要包括:安全检查表法、事故树分析等。对于车间岗位来说,辨识危险源比较实用的方法是工作任务分析法,它可以针对所有的工作任务以及每项任务的具体工序,对照相关的规程、条例、标准,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每道工序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各车间只是从工作活动这个内容开始辨识危险源,也就是说一个员工从接班到交班完成了哪几项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有多少工序,每个工序中有哪些危险源。、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危险源辨识的内容主要是从人、机、物、法(管)、环五个方面分别考虑,这样既能够保证危险源辨识结果的全面性和合理性,且方便对危险源进行分类控制和管理危险源辨识还需要考虑三种状态。三种状态分别指: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三种时态分别指过去现在将来。由于危险源具有潜在性,所以辨识危险源必须考虑各种情况下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同时还要考虑过去曾发生过什么事故或事故,从中吸取教训,找出事故的原因,考虑目前系统中存在或潜在什么不安全因素。、危险源辨识的内容危险源辨识的基本内容:人的失误。人的失误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被要求的标准,既没有完成规定功能的现象。人的不安全行为也属于人的失误。人的失误会造成能量或危险物质控制系统故障,使屏蔽破坏或失效,从而导致事故发生。人员的不安全因素操作不安全性(误操作、不规范操作、违章操作)现场指挥的不安全性(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失职(不认真履行本职工作任务)决策失误身体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工作(带病工作、酒后工作、疲劳工作等)工作中心理异常(过度兴奋或紧张、焦虑、冒险心理等)、危险源辨识的内容

岗位危险源辨识培训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l201702
  • 文件大小372 KB
  • 时间2020-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