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协议”签约需谨慎转眼又是一年毕业季,即将于2014年毕业的大学生们都奔走在求职路上。有些应届生已经找到了工作,由于还没有拿到毕业证书,他们只能先和用人单位签订三方协议。但是,很多学生只是把签了三方协议的用人单位看做自己的“保底”选择,如果未来有更好的就业平台,就可能毁约。而用人单位为了能留住他们,往往会在三方协议上事先规定违约金。这意味着,应届生们如果违约,即放弃签三方协议的用人单位,则可能需要支出违约金。对于尚无经济收入的应届生来说,违约金会对他们形成不小的压力。现象扫描解析三方协议记者了解到,所谓三方协议,实际上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是应届毕业生在第一次就业的时候签署的协议,由学生本人、学校和用人单位三方签订。三方协议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接收毕业生后自行终止,然后单位会与毕业生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一经签订,就业协议的效力就会丧失,如果劳动合同与三方协议内容矛盾,则以劳动合同为准。三方协议不仅是国家统计大学生就业率的一个根据,同时也是国家派遣证发放的一个证明。只有签署了三方协议,学校才会在毕业后发放派遣证,毕业生持派遣证到单位报到后,就此开始计算工龄,并且拥有干部身份。应届生对违约了解不足北京某高校的尹明同学,从大三开始就在一家网站实习,临近毕业尹明向实习单位的部门领导表达了毕业后想继续留在该单位工作的意向。由于她在实习期间表现不错,所以领导考虑之后决定接收尹明,因此尹明在学校负责就业的老师那里领取了三方协议,准备同该单位签约。“我主要是为了落户,签了之后学校才给发派遣证跟转户口。”当被问及违约金的问题时,她表示:“我也没仔细看三方协议都有哪些具体规定,没想到还有违约金的问题,还好我确实打算在这里长期工作,应该不会毁约的。老师说今年的就业形势特别严峻,目前班里有可能签三方的同学还不到10个,先就业再说吧。”另一位正在找工作的应届生高晨同学在采访中告诉记者,现在有单位有意录用自己,但考虑到种种情况,他还不敢确定最终去哪家。高晨说:“我个人倾向于稍微考虑一下再签三方协议。可以多拿几个录用通知书,让自己有更多选择,如果现在签了三方协议,万一以后找到更满意的工作就会比较麻烦,毕竟三方协议只有一份。”高晨还表示签约谨慎的另一个原因是考虑到毁约可能要交违约金。他曾经在网上看到过毁约赔偿违约金的案例,他说:“我觉得违约金的规定有点不太合理,毕竟我们还没有毕业,万一毁约了,违约金将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而且找工作是双向选择,企业应该更加开明一些。”违约后果耽误用人单位各项工作毕业生违约,除本人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支付违约金外,往往还会造成其它不良后果。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花费时间精力组织的招聘工作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还得耗费人力、物力重新进行招聘,特别是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同时,用人单位会认为该毕业生就读的学校对学生管理不力,以后选择该校毕业生时就会更加慎重,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校名誉受损,对日后的毕业生就业十分不利。某大型者:“每年都有违约的事情发生,毕业生签订三方协议之后又转投他家,这样单位之前为招聘所做的一切工作全都付之东流了,而且还得进行补招,又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既耽误工作又很被动。”违约影响学校声誉某高校就业办的丁老师说:“应届生们对就业应该要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三方协议签约需谨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