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编辑整理:汪小菲源:中华论文货源网作者:梁航琳杨昌鸣梁亮杨叶论文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价值取向;全面保护;动态保护论文历史文化遗产是世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其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和方法不断完善和发展, 保护要以正确的价值取向为原则, 坚持全面的、科学的、动态的保护方法;同时,历史文化遗产的再利用要和保护协调统一, 正确处理好遗产保护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学、科学、艺术或文化价值的人类杰作,如文物、建筑群、遗址等;“自然遗产”则指具有地质学、地貌学、生态学、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美学价值的自然地域空间, 如九寨沟等;“自然文化遗产”是以具有科学、美学价值的自然景观为基础, 自然与文化融为一体的综合体, 如黄山、泰山等。本文所研究的“历史文化遗产”, 即等同于上面的“文化遗产”。历史文化遗产是世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日益受到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和方法在逐步发展和完善; 并且, 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在现代化建设中得到了合理利用,达到了保护与再利用的协调统一。一、遗产保护的历史发展及现状从当今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在不断地扩展和深化,内容也在不断地增添和丰富。首先,从保护对象上看,过去只有杰出的、在历史上或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伟大的建筑作品和艺术品才得到考虑。而现在,许多由于时光的流逝而获得文化意义的建筑物、各历史时期的构造物及能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见证物的对象也被列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其次,从保护范围上看,作为保护的对象已不再限于建筑本身。从大的方面来说,开始扩大到它周围的建筑环境、自然环境…; 从单纯的建筑艺术作品扩大到与历史文化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街区和城市。也就是说,从点的保护扩大到地段乃至城市的“全面保护”。从小的方面说,延伸到环境中的各个组成元素,包括公园和街道的装饰小品和标志物等。再次,从保护深度上看,文物建筑、历史地段和城市的保护规划,其内容原来都局限于物质方面, 保护历史遗存及其环境。但正如《马丘比丘宪章》所指出的, 一个城市的个性和特征是其形体结构和社会发展的结果”,因而,除了物质环境以外,现在人们也开始认识到还需要保护具有浓郁地方民俗特色的典型社会环境和历史文化传统, 保护和发掘城市精神文明方面更广泛的内容。也就是说,从单纯建筑实体的保护演进到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文化特色都加以保护的综合概念。此外,在保护方法及手段上,亦由过去单纯文物考古和建筑修复,演进为多学科共同参与的综合行为, 采用各种技术手段, 更具有多学科、综合性和多样化的特点。城市传统文化的保护也从建筑师、规划师、文物保护者单方面的参与行为转化为更广泛的社会调查和群众参与( 见图 1) 二、遗产保护的价值取向原则我国的文物保护法规规定,文物具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三大价值,但这些价值指的都是文物自身固有的特征, 基本上都属于历史的价值。而当文物特别是不可移动的文物日渐融人到现代生活之中, 它们的社会价值便不可避
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