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萬緣水陸法會水陸法會緣起於梁武帝夜夢異僧告之「六道四生,受苦無量,惟啟建水陸無遮大法會拔濟之,始能脫苦」。帝乃披覽群經,綜合慈悲梁皇寶懺、阿難遇面然鬼王建立平等施食一事,用制儀文,首於金山寺啟建,由梁武帝當齋。因此最早的水陸法會是由朝廷發起啟建,時至今日,由一般信徒共同發起,集資修設,稱為「眾姓水陸」;如果財力雄厚,發大心獨資營辦,稱為「獨姓水陸」。佛光山向以廣結善緣為原則,每次啟建水陸法會都希望以萬緣共成佛事,故稱「萬緣水陸法會」。啟建一堂水陸法會,需七晝夜才能功德圓滿。分內壇、外壇等七個壇口,外壇共分大壇、諸經壇、法華壇、淨土壇、楞嚴壇、華嚴壇。總計一次水陸法會約需百位以上法師,動員人力、物力頗鉅,一般寺院並不輕易啟建。佛門中天人慣於早食,佛午食,餓鬼晚食,平常我們供佛齋天是請天人食,農曆七月十五日僧寶節以供僧為主,而「水陸法會」是普施齋食於水陸有情,所以又稱為「悲齋會」。內壇佛事結界、發符懸幡、上堂、上供、告赦、請下堂、供下堂、授幽冥戒、圓滿供、圓滿香等佛事。內壇水陸法會的佛事,由外壇的熏壇灑淨開始。法會中,要禮請諸佛菩薩等聖眾光臨壇場,因此必須灑淨清潔場內外,同時,也讓信眾身心清淨,依此參加各項佛事。,為防閒雜人等出入壇場,故必須結界。結界中,以大悲咒水,使地下如淨琉璃般,沒有污穢;使道場四周,如金剛城牆般堅固;使香雲如大寶蓋,遍滿虛空。更承此淨水,讓與會大眾,六根清淨;道場上下四方,如同佛剎般莊嚴。壇場灑淨結界後,接著是昭告人天。好比宴請賓客,事先要發請帖,邀請貴賓前來赴勝會。諸佛菩薩,只要虔誠一念即能感應;六道群生,頻頻呼喚也會前來;惡業重之眾生,必須仰賴使者到天、空、地、冥四界去邀請。
水陆法会缘起於梁武帝夜梦异僧告之六道四生受苦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