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教育36计.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育 36计第1 计:爱是基础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或者说,一个没有爱心的教育工作者,就别谈什么教育艺术。因此, 具有爱心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最起码的素质。一个教育者, 只有心里装着学生, 时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着想, 在教育学生时, 才能多一份自信,多一份从容,多一份艺术。快乐之花有一女孩季娜, 一次祖母病重, 她想给祖母采一朵鲜花, 让她能在病中得到一些快乐。但是,时值寒冬,到哪里去找鲜花呢? 学校暖房里有许多菊花, 其中最美的一棵是全校师生极为喜爱的那朵蓝色的“快乐之花”。季娜一心想着病重的祖母, 忘了学校的一切规定,大清早便走进暖房,采下了那朵“快乐之花”。正在这时, 一位最爱护花的老师走进了暖房。她看到季娜手里的菊花, 大为吃惊。但是,她注意到孩子眼里那种无邪的、恳求的目光。问明情况后,这位教师感动地说:“季娜, 你再采三朵花, 一朵给你, 为了你有一颗善良的心;另两朵送给你的父母,为了他们教育出一个善良的人。”第2 计:严师出高徒严与爱并不矛盾。教育的艺术不是说对孩子只能进行夸奖, 而不能去批评,批评甚至是惩罚也是必要的。关键是我们要掌握好时机、火候和方式, 把惩罚和体罚、恶意中伤甚至是虐待区别开来, 做到严爱结合。因为惩罚的目的是让孩子改正错误, 而不是将其治于死地而后快。这真遗憾美国的斯特娜夫人是一位享誉盛名的早期教育家。有一天, 孩子问斯特娜夫人:“我想到同学家里去玩, 可以吗? ”母亲说:“可以, 但必须在 12 点前回来。”可那天孩子比预定的时间晚了 20 分钟才到家。斯特娜夫人见孩子回来了,什么也没说,只是指了指墙上的钟。孩子知道回来迟了, 马上歉疚地说:“是我不对。”吃完饭, 孩子赶紧换了衣服, 因为每到星期二她都要和母亲去看电影。这时, 斯特娜夫人又让孩子看看钟,并说: “今天来不及了,戏和电影是看不成了。”孩子难过地流下了眼泪。斯特娜夫人并未就此止步, 而是说了一句十分惋惜而又耐人寻味的话: “这真遗憾! ”面对孩子的过错, 尽管斯特娜夫人只说了寥寥几个字, 并未采取其它任何处罚手段, 但是使孩子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 母亲的要求如果是正确的,那就必须绝对照办,否则你就得为此付出代价。第3 计:身教重于言教孩子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还不知道去挑拣“好”与“坏”,什么都学。家长或教师的一举一动他们都可能去模仿、学习。所以,作为教育者,我们时刻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千万不要说一套,做一套, 言行不一。因为你无意中的行为, 都可能在小孩子的头脑中留下印象,甚至是烙印,影响孩子的一生。是你教我的有一天, 母亲和孩子到一栋大厦去办事, 走进大厅时, 电梯正在进人,她们加快脚步想赶上这趟电梯。这时从后面走进一位老婆婆, 年轻的母亲本能地向后一让, 请老婆婆先进了电梯, 这时电梯已经满员了, 母女俩只好静静地站在电梯门口, 等着下一趟。办完事出来又乘电梯,这一回,电梯里只有母女俩和一位老爷爷。电梯开到底层, 门开了, 站在门口的女儿却把身体向后一让,说:“老爷爷, 你先请。”老爷爷说: “孩子,你先请,爷爷走得慢。”女儿仍不肯自己先走, 坚持让爷爷先走出电梯。母亲幸福地抚着女儿的头,问:“你为什么要请爷爷先走出电梯呢? ”女儿说: “是你刚才教我的呀! ”第4 计: “美”人计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尤其是小孩子, 更愿意受到大人的表扬和夸奖。但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总是将更多赞美的言辞奖励给表现好的学生, 而往往忽略了对差生的鼓励和表扬。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越是各方面都表现差的孩子, 对赞美的渴望就越强烈, 因为他们受表扬的机会太少了。所以, 对于他们来说, 一次表扬就是一点进步的积累,一句赞许就是一份信心的提升。没有负担有这样一个家庭, 儿子的成绩很不好而且越来越差, 有一次考了全班最后一名。父亲接过儿子的试卷微笑着说:“太好了儿子, 以后你没有什么负担了! ”儿子大吃一惊,忙问: “爸爸,你是不是病了? ”父亲说:“没病, 你想一想, 一个跑在最后的人还有什么负担呢?不用担心再有人超过你, 但你只要往前跑, 肯定有进步。”儿子受到启发,心里就高兴起来。第二次,考了全班第 29 名,父亲看到了儿子的试卷,兴奋地说: “太好了儿子,你比上回前进了十几名了! ”第三次,儿子考到了全班第 10 名,父亲激动地说; “太好了儿子, 你真了不起! 离第一名只差 9 名了。”就这样, 不管孩子的成绩是好是坏, 父亲总是坚持正面激励, 从不训斥责骂, 而孩子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第5 计:打草惊蛇一般情况下, 在处理学生问题时, 老师的想法和做法是不让学生知道的。但有时候, 让他们知道一点“底细”, 反而有助于事情的解决。故事中, 老师就是给学生透漏出信经常收不到的“底儿”, 巧妙

教育36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23
最近更新